美中關稅戰2.0背景下,中共加大力度推進所謂「科技自立自強」,並以人工智能(AI)為重心。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的主題就是「加強人工智能發展和監管」。4月29日,習近平在上海考察時,要求上海「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並特意調研「模速空間」——上海市打造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專業孵化和加速平台,已入駐企業一百餘家。4月30日,習近平主持召開部份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稱必須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完善國家創新體系、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云云。

顯然,中共要與美國打持久戰,不僅打關稅戰,更要打科技戰,企圖在科技戰中通過「彎道超車」、「換道超車」贏過美國,並把寶押在人工智能上。

為甚麼押寶人工智能呢?中共有它的依據。比如,最近幾年中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躍居全球首位,是唯一能與美國全面比拚的大國;去年底出世的DeepSeek R1震撼全球市場,引發美歐科技股大幅下跌,市值一度蒸發超萬億美元;今年2月的巴黎人工智能行動峰會上,中共與包括法國、印度、歐盟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簽署《關於發展包容、可持續的人工智能造福人類與地球的聲明》(美、英未簽署),大吹甚麼全球人工智能浪潮中的「中國航標」,等等。

近年來,中共以「舉國體制」來發展人工智能。2024年,「人工智能+」行動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則以獨立章節形式大談「人工智能+」。在眾多活躍的人工智能民企之外,中央和地方政府層面也都投入巨額資金,還要求央企、國企將人工智能作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技術之一。2024年,國資委啟動央企「AI+」專項行動;今年2月19日,國資委召開央企「AI+」專項行動深化部署會,要求央企把發展人工智能作為「十五五」規劃重點。

但是,眾多人工智能行業研究報告顯示,美國優勢顯著,中國存在眾多致命性的、難以彌補和逆轉的短板。

例如,大陸的華泰期貨於3月發布的《中美AI行業對比》報告稱:美國在基礎模型、底層架構、開源生態方面掌握主導權,憑藉先發技術優勢與成熟的商業生態,持續主導全球AI產業鏈的高價值環節。中國以場景驅動與政策牽引為核心,在應用層實現快速突破,但受結構性矛盾的制約,諸如中國AI產業鏈上游基礎層90%高端訓練晶片依賴進口,中游技術層大模型在複雜場景適應性不足,下游應用層目前僅在主要城市與領域普及。

眾所周知,迄今,國產晶片替代、突破底層框架瓶頸等等課題仍無解。

事實上,DeepSeek身上就充份體現了中國人工智能的短板。DeepSeek的大模型聲稱,以不足三十分之一的成本、不到150人的團隊、普通的電力消耗,且缺乏頂尖算力晶片支持的情況下,實現了算力更強、邏輯更順、體驗更好的目標。但是,業界普遍質疑:(一)是技術突破還是對美國技術的「盜用」(例如OpenAI稱已掌握DeepSeek盜用其模型進行開發的證據)?(二)真正具備自主創新能力,抑或只是藉助現有開源技術,進行包裝和二次開發(隨機樣本的真實評測顯示存在一些明顯短板)?(三)其低成本訓練的實現路徑?(四)是真開源還是「半開源」?

此外,鑒於「國家安全擔憂」和「用戶個人資料保護」兩類理由,美國、南韓、澳洲、紐西蘭、意、荷、丹、加、印度、台灣等等國家(地區),紛紛採取措施限制或禁止DeepSeek的使用。

這顯示中共發展人工智能面臨著一個最大的障礙:美國領導的西方世界和國際社會對中共的不信任、防範和隔離。

最具震撼力的一幕出現在2月的巴黎的人工智能峰會上。原本,峰會的開始階段,中共在對話中佔據了主導地位;但是,2月11日,美國副總統萬斯的一番演講,據說「一切都變了」。萬斯直言不諱地警告歐洲盟友,在AI路線上不要與獨裁政府為伍,美國的AI技術與理念將是歐洲持續依靠的「黃金標準」。他說:「敵對的外國對手將AI軟件武器化,改寫歷史、監視用戶和審查言論」;「一些獨裁政權竊取並利用AI來加強其軍事、情報和監視能力,獲取外國數據,並製造宣傳來破壞其它國家的國家安全」;「我還要提醒今天在座的國際朋友們,與這樣的政權合作永遠不會有長遠的回報。」萬斯並誓言,「美國是AI的領導者,本屆政府打算繼續保持這一態勢。美國擁有整個AI系統的所有組成部份,包括先進的半導體設計、前沿算法,當然還有那些變革性的應用。」「特朗普政府將確保那些最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要用美國的設計、用美國製造的晶片在美國製造。」這番演講,頓時扭轉了峰會的親中共氛圍。

沒有美國和西方世界的支持,尤其在美中科技戰、教育脫鉤的背景下,中共想在「基礎理論、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集中力量攻克高端晶片、基礎軟件等核心技術」,「構建自主可控、協同運行的人工智能基礎軟硬件系統」,幾無可能。

而中共的「舉國體制」,歷史已經證明,在市場上是沒有競爭力的。舉例而言,習當局搞三期「大基金」來發展晶片,結果是腐敗橫行、一地雞毛。這套做法用在人工智能上,也難免要重蹈覆轍。

「舉國體制」不行,中國的市場機制更成問題。大陸的中證金融研究院,3月發布《從A股上市公司看AI產業鏈布局和中美比較》報告,委婉指出:中國AI產業上市公司多集中在中游技術層和下游應用層,短期內存在需求增長相對滯後、過度追求投資熱點以及中美博弈等問題和挑戰;而且,中國的AI研發和應用全價值鏈條——「早期VC培育——成長期PE賦能——成熟期併購整合——轉型期S基金承接」,並未成熟;AI公司資料披露透明度不高、股票定價存在估值風險,往往利用AI熱點「假故事、真套現」,市場也對AI產業鏈長期投資缺乏信心。

綜上所述,中國人工智能產業面臨著中美對抗、「舉國體制」不靈、市場機制扭曲三大風險。中國現在不缺錢,但是光有錢,並不能就使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健康發展起來,而是必須要解決上述三大風險。

然而,中共一心想建立全球霸權、與美國打持久戰;意識形態僵化,迷信「舉國體制」和「鳥籠經濟」理論,要做「有為政府」而不是「有限政府」,這就使上述三大風險根本無法消除。在中共的忽悠下,各界砸錢人工智能產業,恐怕最終難逃「虛火」一場的命運。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大紀元》首發 #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