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五一長假期,網上都會刷到一批影片,都是內地各區景點人滿為患,黑壓壓的人頭幾乎都遮擋住每一寸土地,你都不能認出景點在哪了。遊客體驗感極差,所謂「排隊5小時,拍照2分鐘」,類似的投訴此起彼落。
香港朋友看這些逼爆影片當然透心涼,也順道嘲笑這些大陸遊客「自討苦吃」,就是犯賤。同一時間,大批遊客來到香港,卻全是窮遊,睡在快餐店的奇景嚇壞香港店舖老闆,這些「財神爺」香港服務該接還是不接?
即是說,人們有兩個疑問﹕為何五一的遊客那麼的多?為何這些遊客又那麼的「窮遊」?
原來大陸人的假期是政府固定安排好的,五一的公眾假期實際只有一天,但政府強行介入,實施所謂「調休」的安排,就是五一前後的工作日「調休」變成休息假期,讓打工仔有連續幾天的長假。但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個看似很好的「製造假期」,卻是要打工仔「找數」,因為憑出多出的假期不是白給的。打工仔要在之後的工作日子,連續工作6天,補回之前放了的假。一句話,「拉上補下,預支假期」。
這裏帶出來的問題便是,這種放假昰集體安排,而非個人意願,不放不行,於是造成全國的人潮,完全摧毀景點和旅遊體驗。
或曰,你可以放假不出門啊?或者自己放年假,在非五一、十一這些大節目旅行不可以嗎?
這又涉及另一個問題﹕中國打工仔的年假權益。中國打工仔理論上每年都有10天左右的年假,但過去有統計顯示,他們的平均年假只有6.5左右,即是說放不足。大陸許多媒體都曾做過專題介紹,就是「放年假」,企業威逼利誘,總之一般打工人都放不了平時的年假。
於是,你無法自由掌控自己的假期,只能服從黨安排給全國人民的集體假期,造成了全國熱潮式的旅遊風氣。的確對國家來說是刺激經濟的最好措施,每次黃金周都是花錢好時機,但換個角度,打工仔完全是當成韮菜收割服務政府,卻失去了個人的選擇,也得不到良好旅遊體驗。
你看看那些影片,還把旅客當人嗎?景點超賣、負苛超載,韮菜花了錢沒有了假期就只能吃苦。
於是,有能力的人,五一這些長假便去國外旅遊,省得做人潮下的犧牲品;沒有錢的人,只能國內旅遊,擠逼過節日。於是也產生了,國內遊的許多都是窮遊,有錢都出國了﹗
想一想,中國人的尊嚴就是這樣給逼消失的,不是國內同胞先天就喜歡和人排隊失去自我,而是社會政策環境逼到你喘不過氣,尊嚴早就留在山腳下的人潮了。◇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