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硝煙未散,但兩國近日宣布自5月14日起將暫停對彼此商品加徵高達100%以上的懲罰性關稅,為期90天。這項舉措為受衝擊的企業帶來短暫喘息空間,然而,企業界反應仍是「喜憂參半」,風險與不確定性依然籠罩。
根據協議,美方將加徵關稅從原先的145%降至30%,中方也同步下調報復性關稅。雙方同時承諾將持續談判,力求達成長期貿易協議。
旺季前夕獲喘息機會 零售商仍謹慎應對
對零售業者而言,本次暫時「停火」正值年末購物季備貨關鍵期。根據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 NRF)資料,2024年聖誕節購物季佔全年零售總額近五分之一,總額高達9,941億美元。
自今年4月貿易緊張再度升溫以來,雙方陸續對彼此產品加徵逾100%的關稅,導致中國工廠大規模減產、訂單流失,供應鏈一度中斷。如今的短暫寬限期讓部份廠商得以恢復出貨,但也引發供應鏈壅塞與運費上升的隱憂。
總部設於上海的顧問公司太德維服(Tidalwave Solutions)資深合夥人卡梅倫‧強森(Cameron Johnson)在接受CNBC採訪時坦言:「這90天的寬限期讓零售商暫時避免聖誕斷貨危機。」但他也指出,父親節與返校季的銷售已無法挽回,而物流與成本壓力仍在上升。
江蘇的出口導向型企業「綠柳紡織」總監趙瑞安則表示,該公司已暫停對美訂單一個月,目前雖準備恢復部份產線,但不預期訂單會全面回流,因部份美國買家已轉向其他供應商。
美國麻省桌遊公司WS Game Company創辦人Jonathan Silva向美聯社透露,目前有九個貨櫃仍滯留在中國工廠,急欲在關稅降至30%時出貨。他坦言:「時機極差,生產時程勢必延後。我們正努力與工廠和客戶重新協調。」
儘管部份企業已恢復下單,Silva表示仍將採取保守策略:「我們會備足基本量,但在缺乏長期協議的情況下,風險太高,無法貿然擴張。」
關稅降幅有限 供應鏈壓力未解
暫時性的關稅讓步並未根本改變美國對中商品課稅過高的現況。據瑞銀(UBS)估算,目前美國對中國商品的平均關稅為43.5%。美國跑鞋品牌Topo Athletic創辦人托尼‧波斯特(Tony Post)透露,其公司中國製造的產品目前總關稅為47%,遠高於年初的17%,即使中國供應商降價吸收部份成本,仍不得不調高零售價格。
總部位於伊利諾州的辦公椅製造商The Edge Desk的創辦人馬克‧羅森伯格(Marc Rosenberg)則表示,原定5月在中國量產的高價人體工學椅因關稅過高而停擺。他批評90天寬限期「風險極高」,「企業需要的是至少一至兩年的穩定預期,才能真正進行規劃。」
在肯塔基州經營家居裝飾店的Jeremy Rice指出,店內90%的人造花來自中國,自4月起已停止進貨,庫存日益告急。「供應商還沒準備好,我們也無法制定穩定的售價策略。」
根據中共海關數據,今年4月中國對美出口年減逾20%。高盛(Goldman Sachs)估算,目前約有1,600萬個中國就業職位與對美出口直接相關,進一步凸顯中國經濟對美國市場的高度依賴。
儘管協議有助於緩解聖誕季的供應壓力,整體供應鏈仍處於動盪之中。90天的暫停僅是權宜之計,雙方在市場準入、產業補貼與知識產權等結構性問題上仍存根本分歧。若無具體改革與制度保障,談判成果恐難持久,市場仍需面對高度波動的風險。
(本文參考了美聯社和CNBC的相關報道)#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