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馬斯克是當今地球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應該不會太誇張。他在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時,大力為特朗普站台助選的身影無所不在,而他不只出力還出錢,更以類似納粹的手勢引起熱議,其讓小兒子騎在肩上的影像,也讓人印象深刻。

馬斯克主掌DOGE

特朗普勝選後,馬斯克順理成章的主掌新成立的「美國政府效率部」(US DODE),帶領一小批不到二十六歲的少年天才,進行「為拆解政府官僚機構鋪平道路,削減多餘的監管法規和被無謂浪費的開支,並重組聯邦機構」的任務。

馬斯克的團隊在成立後的80小時內,就聲稱削減了4.2億美元的浪費,而馬斯克又聲稱要在9月30日之前,砍掉一萬億美元,亦即每天節省40億美元,迄二月初,DOGE挖出的案例讓人怵目驚心,而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例子最受矚目,該機構巨額援助資金去向匪夷所思,譬如四千五百萬美元被投入到緬甸做DEI獎學金,5.2億美元被投資於非洲類似的ESG項目,12億美元沒披露接受人,甚至很多錢被送給反美組織,比如阿富汗的塔利班、哈馬斯。馬斯克說USAID是個「犯罪組織」,應該被關掉。

馬斯克DOGE的作為雖普受民眾讚譽和震驚,但也受到批評,民主黨人更不滿,說馬斯克不是民選官員,沒資格做這些事,而成立和關閉一家政府機構是國會的權力,馬斯克無權為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抨擊說:「這不是一家科技新創公司,這是公共機構。」最後還是特朗普出來滅火,保證馬斯克會受到政府監督,GODE的項目還會繼續推進,但馬斯克默默承受巨大壓力,他最初估計通過削減開支,可節省二萬億美元,由於法院判決和難以逾越的官僚阻礙,這一數字不斷被縮減,五月初已降至1,500億美元,其中大部份將用於訴訟費用。這的確是個可怕的現實,有人感慨地說:「如果馬斯克在擁有美國總統全力支持下都無法做到,那這件事還能做成嗎?

而馬斯克參與政治還波及他的生產事業,Tesla電動車公司與產品的主要客戶關係惡化,銷售額和公司股價大幅下跌,甚至汽車經銷商受到暴力攻擊,汽車、貨車受到損毀,連普通老百姓購買的Tesla汽車都被攻擊。馬斯克於是不得不退出政治舞台,重新專注於提升公司收益和聲譽。與幾個月前相比,他變得不那麼直言不諱,有人就說「市場」讓他清醒過來,重新專注於商業,遠離政治泥潭。

馬斯克的政治覺醒

馬斯克這位億萬富豪,十年前還是一位傳統的企業自由主義者,是屬於左派的人物。而自由派精英們還將Tesla汽車視為其環保主義立場的身份象徵。應該是在COVID-19疫情期間的經歷使他改變。當時各國政府嚴格管控企業的開業、停工,這讓馬斯克感受到文明受到攻擊。他當時承諾,即使全球都停工,他的工廠也會繼續運轉。為了抗議所發生的一切,馬斯克將公司遷離加州,且將公司註冊地從特拉華州轉走。他政治覺醒的突變,很快演變成對一系列政府和企業政策的猛烈抨擊,也開始反對「覺醒文化」。

馬斯克將承諾化為行動,決定收購受到嚴重審查、帶有濃厚宣傳色彩的「推特」,將其改造成更自由的X平台,推動公眾輿論,並為特朗普在2024年的勝選做出巨大貢獻。他裁掉五分之四的員工,大幅改變該平台,使其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新聞和社交媒體應用。

或許就因為這些作為,使馬斯克在特朗普2.0的政策制定中獲致巨大影響力,讓他主掌DOGE,像在推特上所做的,對政府機構進行整頓,變得更有效率,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政府財政的透明度。他的行動被稱為壯舉——他幫助恢復了言論自由,清理了浪費和欺詐行為,簡化了政府行政流程,為會計和人事管理樹立了新標準。

馬斯克毫無疑問的是自動駕駛領域的領頭羊,此項技術可能在多個方面徹底改變交通運輸,他的一切作為都基於開拓技術。馬斯克明確表示反對一切強制規定、補貼,甚至反對專利保護,這一點確實很了不起

美國布朗斯通研究所(Brownstone Institute)創始人兼總裁塔克(Jeffrey A. Tucker)為文表示,馬斯克懷著最美好的初衷投身政治,想要結束審查制度,遏制腐敗,整頓政府財政,而且認為馬斯克自始至終都勤勤懇懇,並取得非凡成就,但不僅沒獲得報酬,反因自己的作為遭受了經濟損失,還受到排山倒海的人身攻擊。

為馬斯克叫屈的人

塔克認為整個事件引發了對公共生活、勇氣和堅持正義的深刻反思,馬斯克試圖有所作為並有勇氣,在收購推特時承擔巨大財務風險,而該風險已得到回報。但他冒著旗下所有公司聲譽受損的風險,支持特朗普的競選活動,他本可明哲保身,卻選擇另一條道路。塔克問說:馬斯克為何孤注一擲?因為馬斯克堅信這是正確之舉,這在當今犬儒主義盛行的時代難能可貴,但可悲的是,馬斯克的犧牲不但沒得到回報,反而受到懲罰。

塔克感嘆地說,這向整個商業文化傳遞了這樣的訊息——不要挺身而出捍衛正義,相反,要對當權者更加順從和迎合。塔克認為,對於整個商業界來說,這是一個令人遺憾的訊號,如此一位在企業界功成名就的人士,能夠站出來捍衛正義與真理,實屬罕見。他覺得馬斯克值得所有相信自由的人的感激,可以說,他的行動拯救了處於危險中的自由,他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他在最關鍵時刻做了正確的事。

個人相信,認同塔克對這位全球首富正面評價的人應該有很多,但持懷疑或負面看法者也應該不少。西迪基這位記者或可作為代表,他在新出爐的《馬斯克的極致裂變——創新、爭議及顛覆的未來挑戰》(Hubris Maximus)這本書中,就他六年來近身觀察馬斯克的所作所為,以批判的角度用17章的篇幅,夾敘夾議寫成這本四百頁的書,以歷史為依據,運用文學形式寫作馬斯克迄54歲時(1971年出生於南非)的人生故事。

本書付梓時,正是馬斯克接掌DOGE之際,作者認為馬斯克獲得特朗普政府全權授權,得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改造聯邦政府,鎖定削減聯邦僱員、落後的政府技術系統,以及削減一萬億美元聯邦支出這些目標。

作者指出馬斯克的副手們已闖入多個聯邦部門,有些遠超他們原本的授權範圍,其行動缺乏監督,動機不明,部份人員甚至拒絕透漏身份。而馬斯克曾暗示,公開他的下屬身份,是犯罪行為。

對馬斯克的另類評價

作者批評說,馬斯克幾乎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來化解人們對其商業利益衝突的擔憂,而馬斯克早期的多項作為,已經引發法律質疑。作者憂心地說,不管未來法院如何裁定,馬斯克已經產生了影響,對美國民眾造成寒蟬效應,對美國形象造成了打擊。作者說他希望能說,他對這一切感到意外。但他作為長期追蹤馬斯克的記者,其感受恰恰相反,這些事不僅不反常,反而與馬斯克幾十年來一貫的行為和管理方式極為一致。

作者指出,馬斯克為自己塑造了「美國最努力工作的人」和「最後一座精英制度堡壘」的形象,而這一形象由一群忠誠而高效的追隨者所支撐,馬斯克就以此為自己的激進行動辯護,並稱之為應對「生存危機」的必要之舉。作者對馬斯克掌握權力的規模擴大,並對馬斯克掌握這種大權對美國人民可能帶來的更廣泛後果非常擔心。為讓人民理解馬斯克接下來會做甚麼,乃寫作本書回顧馬斯克過去如何行使自己的權力,俾人民及早知道預作防範以免受害。

是的,「千金難買早知道」。馬斯克這位地球少有的大人物所作所為,不但對美國人會有偌大影響,對所有的地球人都同樣影響重大。越早知道他會如何作為俾及早準備因應是「值千金」的。那麼,怎能不趕緊讀這本書呢?#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