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率不斷攀升,科學家試圖探究其原因。近期,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塑膠裏面常用的化學物質與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呈現高度正相關。他們呼籲全球加強法規管制,並告知該化學物質的危害性。

幾十年來,專家將健康問題與含有「鄰苯二甲酸酯」(DEHP)化學物質的產品進行聯繫,產品包括化妝品、洗滌劑、溶劑、塑膠管、驅蟲劑等。因為多項研究表明,DEHP分解成微粒被人體攝取後,出現肥胖增加、糖尿病、生育等問題,甚至出現癌症相關風險。

鄰苯二甲酸酯(DEHP)化學物質因本身物理特性良好、成本低廉,能讓塑膠變得更柔軟、更靈活,經常被添加到食品容器、醫療設備和塑膠等其它應用中。另外,DEHP還可作為液壓油、電容器的介電質及螢光棒的溶劑。

此外,其它研究表明接觸這些DEHP相關化學物質,還可能會引發心臟動脈產生過度免疫反應(發炎),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增加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等心血管疾病(CVD)風險。

這次,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中心(NYU Langone Health)與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NYU Grossman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員發現,長期接觸鄰苯二甲酸酯化學物質的人,與罹患血管疾病的風險呈現高度正相關。

該研究結果的報告於4月29日發表到著名的醫學雜誌《刺胳針電子生物醫學》(又名:柳葉刀)雜誌上。

這次研究使用2018年200個國家和8個主要地區的健康與環境數據,分析55歲至64歲男女受到DEHP影響,以及每個國家衛生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的心血管死亡率。

結果顯示,接觸DEHP相關產品導致當年死亡人數為356,238人,佔比全球心血管死亡的13%以上,其中98%死亡率(349,113人)與塑膠使用有關。

研究人員還發現,DEHP相關死亡在地理分布上出現顯著差異,南亞和中東因接觸DEHP導致的心血管死亡佔比全球約41.7%(約14.8萬人),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則佔比約31.5%(約11.2萬人),這代表亞洲大陸上總死亡率佔比超過73%。

具體數據顯示,南亞和中東地區因DEHP相關心血管死亡比例最高(16.8%)、其次是拉丁美洲(13.5%)、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約13%)、加拿大(約12.7%)、澳洲(約12.1%)和非洲(約11.8%)。其中,印度死亡人數最高已達103,587人,其次是中國的60,937人和印尼的19,761人。

研究人員表示,即使他們將研究年齡組中的人口規模等因素考慮在內,DEHP相關心血管死亡風險仍顯著。另外,他們還評估DEHP相關死亡造成的經濟損失約5,100億至3.74兆美元。

該研究團隊認為,目前高死亡率主因與部份國家接觸DEHP相關化學物質的比例有關,而這些國家大量生產塑膠且監管不足。因此,他們希望透過制定相關法規降低DEHP暴露風險,以此減少相關的死亡人數。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副研究員薩拉‧海曼(Sara Hyman)表示,「我們團隊透過這次研究,進一步證明DEHP對人類的健康構成了巨大的危害。」

她解釋,2021年的研究中,發現DEHP與美國老年人每年逾50,000例過早死亡有關,且大部份死於心臟病。這次我們的研究是首次對全球範圍內,人們接觸DEHP後出現心血管死亡(或任何健康結果)案例進行一次評估。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醫學博士、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環境兒科和環境危害研究中心主任萊昂納多‧特拉桑德(Leonardo Trasande)表示:「全球各地因鄰苯二甲酸酯物質出現心臟病風險,明顯出現了差異。因此,我們急需立一些新的法規來應對這些問題。」

特拉桑德警告說,這項分析的主要目的不是要確定DEHP是否直接或單獨導致心臟病,而是探討人們死亡風險評估時,是否有將DEHP的問題納入考慮。他還解釋,該報告未涵蓋其它年齡層的死亡率,因此有關這些化學物質造成心臟病死亡總數可能更高。

特拉桑德表示,下一步計劃追蹤DEHP暴露量減少對於對全球死亡率的影響,並擴大研究化學物質引起的早產等其它健康問題。

該研究除了海曼、特拉桑德,還有喬納森‧阿塞維多(Jonathan Acevedo)和基亞拉‧賈納雷利(Chiara Gianarelli)醫學博士共同參與,資金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及超越石化產業(Beyond Petrochemicals)組織提供。#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