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時的道士張素卿,是修仙之人。他曾經在青城山丈人觀的幾堵牆上,繪畫五嶽(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四瀆(長江、黃河、淮水、濟水)和十二溪女等。畫得筆力遒健,不論是山、水,還是溪女,都顯得栩栩如生,呼之欲活。見到這些壁畫的人,都心悚神悸,停下腳步不願離開。這些畫真是畫中的奇譎絕世之作。

後蜀君主孟知祥,多次派秘書少監黃筌去丈人觀取這些壁畫的臨摹圖本,但是拿回來的圖本始終都不能與原壁畫相比。有人過生日,收到張素卿所畫的《八仙圖》真形八幅(八仙者,李己、容成、董仲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長壽、葛永璝),就送給了孟知祥的第三子孟昶。觀古人之形相,見古人之筆妙,孟昶久久地欣賞這幅《八仙圖》,讚歎地說:「非神仙之人,無以寫神仙之質也。!」

一天,孟昶又讓前朝翰林學士歐陽炯按著順序為《八仙圖》寫贊詞,又讓水部員外郎黃居寶用八分題寫在畫上。孟昶每觀其畫,歎筆跡之縱逸;覽其贊,賞文詞之高古;視其書,愛點畫之宏壯。他說:「《八仙圖》一點也不比應天寺的「三絕」壁畫遜色。」

註:唐僖宗皇帝翠華西幸之年,有會稽山處士孫位隨駕止蜀。位有道術,兼攻書畫,皆妙得筆精。曾於應天寺門左壁上畫天王一座,部從鬼神。奇怪斯存,筆勢狂縱,莫之與京。三十餘年無有敵者。景煥其先亦專書畫,嘗與翰林歐陽學士炯乃忘形之交。一日連騎同遊茲寺,偶畫右壁天王以對之。渤海在旁(在旁二字原空缺,據黃本補)觀其逸勢,複書歌行一篇以紀之。續有草書僧夢龜後至。又請書之於廊壁上。故書畫歌行,一日而就。傾城人看,闐咽寺中,成都之人。故號為「應天三絕」。#

(出自《野人閒話》)

──轉自正見網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