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得「石頭谷」谷主「飛鴿傳書」,為我打開一段塵封的歷史。某日午後,趁著難得的空檔,我與兩位老友匆匆出發,踏上尋訪獅子山古磚窯的旅程。
這座磚窯隱身於引水道上方,位置偏僻,若非有心搜尋,絕不容易察覺,佩服發現這窯的先行者,他的眼晴多麼雪亮!
磚窯呈圓形,內部空間約二十平方米。如今窯頂已經坍塌,若依當初原貌推測,完整時最高或達四米。在斑駁磚瓦間,仍能夠感受到昔日煙火氣息。
事實上,香港不少古磚窯仍留存於各地,尤其以新界為多。然而在市區地帶,如獅子山這般的遺址便顯得彌足珍貴。有網友曾於兩年前留言提及,香港歷史網站古老網(Gwulo)記載過飛鵝山一帶亦有數個古窯。我本人三年前曾尋獲其中之一,其餘幾處則仍待發掘。至於獅子山這一邊,目前僅見此一遺跡。若讀者有相關線索,煩請不吝告知,小弟將感激不盡。
早年,磚窯多建於鄉村附近,居民就地取材,以泥土自製磚頭,用於興建民居。這種自給自足的建築方式,不僅節省成本,也方便運輸。據此地形推斷,山下至少有兩條歷史超過百年的大村落至今尚存,村民仍居其中。古窯的存在,正是昔日歲月的默默見證。@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