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角咀奧海城2期露天廣場於今日(20日)起至8月8日舉行「轉角:《大角咀好釉》」展覽,展出一系列以社區回收廢料研製陶藝釉藥的作品,展現大角咀獨有的城市紋理、生活色彩與集體記憶。

作品以釉藥研究為核心概念,從社區日常廢棄物中提煉創作素材,包括咖啡渣、衣紙灰、金屬碎片等,研發出本地釉藥,並製作成陶瓷餐具、牆磚、小型傢俬等物件。展覽通過這些物料的轉化與藝術創作,呈現出大角咀獨有的生活風貌與文化特色,也希望讓大家重新認識這個地方,思考在社區轉變中,大家與社區的連結與感受。

當用雙手觸碰杯子、餐碗或其它陶瓷製品,觸覺會感受到表面一層光滑堅硬的物質,這層薄薄的物質就是釉藥,釉藥可增加陶瓷器的裝飾與保護效果,得以盛裝水、食物或製成衛浴用品,防止液體滲漏、同時防霉,讓表面容易清洗,且由於釉色變化多端,讓陶瓷呈現多采多姿的面貌。

大角咀作為本港歷史悠久的工業社區,曾以五金製造業聞名,至今仍保留多間五金店及傳統工藝文化。區內地標如洪聖廟及九龍殯儀館,皆見證著城市發展的變遷與社區生活的演進。近年來,隨著住宅項目及特色咖啡店陸續進駐,區內逐漸形成新舊交織、文化多元的獨特城市景觀。

《大角咀好釉》項目從那些被忽視、難以察覺的生活廢料與地方故事出發,透過陶藝釉藥的製作與創作過程,將「無用之物」轉化為具有在地意義的色彩與物件。項目不僅重構人與地方之間的感知關係,更嘗試以藝術為媒介,建立社區與創作之間全新的對話路徑。整個項目實踐過程中,獲得多個社區單位與地區居民的積極參與與支持,包括拾富貴、Cold Brew Factory、福全共物館、一浪,福全街洪聖廟等。

展覽將展出多件以社區回收物料創作的陶藝作品。作品由藝術家團隊香港釉藥研究策劃與製作,靈感源自大角咀街區的日常生活與文化氛圍,結合回收物料研發釉藥,呈現出兼具功能性與敘事性的藝術作品。展覽重點展品包括一件由多種釉藥組合製作的小型座椅,以及三件各自應用單一回收物料的雕塑作品,分別採用咖啡渣、寺廟衣紙灰及配匙店金屬碎片製作,象徵城市日常中的工藝、信仰與轉化。

《大角咀好釉》藝術團隊「香港釉藥研究所」表示:「我們一直關注物料的轉化與地方的連結,希望透過《大角咀好釉》讓社區看見自己日常中的色彩與價值。當咖啡渣、衣紙灰、金屬碎片這些被視為廢料的東西,變成可以觸摸、可以使用的器物與釉藥,這不只是創作,而是一種重新連繫地方的方式。」@

會場介紹了陶瓷塗層(釉藥)的製作過程。(吳銳略/大紀元)
會場介紹了陶瓷塗層(釉藥)的製作過程。(吳銳略/大紀元)

「香港釉藥研究」團隊運用大角咀區的洪聖廟、五金店、咖啡廳採集的廟宇衣灰紙、鎖匙銅粉、咖啡渣製作在地的釉藥(陶瓷塗層)。(吳銳略/大紀元)
「香港釉藥研究」團隊運用大角咀區的洪聖廟、五金店、咖啡廳採集的廟宇衣灰紙、鎖匙銅粉、咖啡渣製作在地的釉藥(陶瓷塗層)。(吳銳略/大紀元)

運用不同比例的咖啡渣,可以製作出不同顏色的釉藥。(吳銳略/大紀元)
運用不同比例的咖啡渣,可以製作出不同顏色的釉藥。(吳銳略/大紀元)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