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王生物)日前表示將公司部份股權出售給廣東省屬國企絲紡集團轉讓一事被終止,該集團資產重組按下暫停鍵。據悉,該集團三年累計虧損了39億(人民幣,下同)。

海王生物在其發布的《關於終止控制權變更及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事項的公告》中表示,經「友好協商」, 海王生物和廣東省絲綢紡織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解除協議》,並將無息退還絲紡集團此前支付的1000萬元意向金。這場歷時三年的股權出讓畫上句號。

海王生物股權轉讓被終止。(公告截圖)
海王生物股權轉讓被終止。(公告截圖)

早在2022年3月,海王生物首次公告稱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及控股股東籌劃混合所有制改革事項。直到2024年7月,雙方才最終商定轉讓細節。

此次公告顯示,2024年7月雙方交易方案商定:海王集團將其持有的3.1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12%)以每股2.43元價格轉讓給絲紡集團,總價7.67億元,並定向增發不超過6.2億股給絲紡集團及其控股股東。交易完成後,絲紡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將增至28.78%,海王生物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中共廣東省政府,海王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將放棄剩餘全部股份的表決權。

對此次終止股權轉讓的原因,公告沒有透露。但市場分析普遍認為海王集團連續三年巨額虧損是主要原因。

財報顯示,2022年至2024年,海王生物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78.35億元、364.19億元、303.17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0.27億元、-16.9億元和-11.93億元,三年累計虧損額高達39.1億元。2025年一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收73.76億元,同比下降8.81%;歸母淨利潤僅2371.58萬元,同比下滑44.38%。

在持續虧損的同時,海王生物負債高企,現金流吃緊。《中國經營報》6月22日的消息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海王生物的資產負債率攀升至89.76%。高於醫藥流通行業60%~70%的平均資產負債率水平,顯示公司財務槓桿已拉至極高水平,抗風險能力極其脆弱。同時,公司帳面上短期借款高達99.30億元,而與之對應的帳面貨幣資金僅32.76億元,短期償債能力持續承壓。

另據《長江商報》表示, 2022年至2024年末,海王生物商譽減值準備餘額分別為16.92億元、24.97億元、29.54億元,各期計提商譽減值損失5.24億元、8.76億元、4.78億元,三年合計18.78億元。截至今年3月末,海王生物商譽帳面價值仍達到3.79億元,未來依舊存在計提減值損失繼而影響業績的風險。

另外,海王集團目前還存在高比例股份質押。截至今年3月末,海王集團直接持有海王生物12.16億股,持股比例46.23%,已質押12.14億股,質押率99.83%。而且自2019年以來,海王生物已連續六年未分紅。

針對2024年業績下滑,海王生物的解釋,公司營業收入下降集中在醫藥流通板塊,主要受政府集采、區域統采等行業政策調整以及部份區域公立醫療機構採購額減少的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海王生物成立於1992年,1998年12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以醫藥流通為核心,包含醫藥研發、醫藥工業在內的三大業務板塊。#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