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官員表示,隨著莫斯科對歐洲的管道天然氣出口崩跌,導致國內出現過剩,俄羅斯可考慮將多餘天然氣用於AI數據中心或加密貨幣挖礦營運。

《Oilprice》的Charles Kennedy表示,自2022年以來,俄羅斯經管道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大幅下滑,原因包括俄羅斯切斷多個歐盟客戶的供氣,以及Nord Stream管道在2022年9月遭破壞後,對德國的供應中斷。俄羅斯遠東及北極發展部長Alexei Chekunkov在聖彼得堡經濟論壇上表示:「過去每天有5億立方米天然氣經管道流向西方,但現在已不復存在,如何處理這些天然氣成為非常緊迫的問題。」上個月,Chekunkov曾表示,多餘的天然氣可用於加密貨幣挖礦。

然而,俄羅斯第一副能源部長Pavel Sorokin卻在論壇上指出,俄羅斯天然氣開採成本正逐步上升,因此以天然氣為數據中心供能並不具經濟效益,他建議應改用煤炭發電以供應數據中心。

根據俄新社引述,Sorokin表示:「我們以為天然氣很便宜,其實並非如此。如果繼續這樣思考,未來將沒有天然氣可用。蘇聯時代遺留的儲量正在枯竭,石油亦然,而像薩哈林和Kirinskoye等新氣源成本極高。」@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