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斡旋下,伊朗與以色列結束為期12天的軍事衝突,並達成停火協議。美國中東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周二(6月24日)接受霍士新聞專訪時表示,華府正與德黑蘭展開新一輪談判,目標是促成一項超越停火的全面和平協議。
威特科夫還在訪談中強調,伊朗關鍵核設施已遭「徹底摧毀」,無法在短期內重建核武能力,並對早前外洩的情報評估提出強烈譴責。
與伊朗洽談長期協議 有望全面結束核武風險
威特科夫指出,在停火達成後,美國與伊朗「不僅直接,也透過中間人」進行談判,對話氣氛「相當有希望」(promising)。
他表示,特朗普的目標不僅是結束衝突,更希望藉由談判推動伊朗重新融入國際社會,帶來長期繁榮,並促進中東地區經濟發展。
「我們希望推動一項長期和平協議,使伊朗復甦、回歸國際體系,帶來長期繁榮,更重要的是讓波斯灣六國(GCC)實現經濟增長」,威特科夫在節目中說,「消除核風險,是整個海灣區域未來繁榮的關鍵,而這個目標我們已經實現。」
針對外界關注是否允許伊朗保留民用濃縮能力,他明確表示:「不,我們不會允許任何形式的濃縮。」
他並舉出,伊朗可依循阿布達比運作核電的模式,若需和平利用核能,可從海外取得燃料,無需自行濃縮。
伊朗三大核設施全毀 濃縮鈾已無法武器化
針對外界質疑美軍空襲成效有限,威特科夫明確指出,伊朗三座關鍵核設施已遭「徹底摧毀」,其核武研發能力短期內幾乎不可能恢復。
他表示,伊斯法罕的轉化設施(conversion facility)是整個武器化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不僅在濃縮初始階段需要轉化程序,在進入武器製程時,也必須將鈾金屬化、鑄造成球形才能用於爆炸裝置。但該設施被美軍以30,000磅鑽地炸彈擊中,據信已完全摧毀。
「據我們所知,那座轉化設施是伊朗唯一一處能執行這個程序的設施,已在伊斯法罕被徹底摧毀」,他說,「所以即使他們有90%的濃縮鈾,也無法實現武器化。」
至於納坦茲核設施,威特科夫指出,該處擁有一座地上、一座地下反應堆,其中地下設施已遭「完全摧毀」,地面設施則在以色列初步打擊後,再遭美軍補上一枚炸彈,「我們確信它也已被徹底摧毀」。
而福爾多濃縮設施則是伊朗戰前最後一處仍在運作的設施。威特科夫表示,美方共對福爾多投下12枚鑽地炸彈,深度足以穿透掩體,「毫無疑問,這個設施也被摧毀了」。
「報道中所謂『目標未達成』的說法,完全是荒謬可笑的(completely preposterous)。」他強調。
威特科夫表示,根據他掌握的初步損害評估報告,三座設施內絕大部份離心機遭破壞或摧毀,使伊朗重建核濃縮與武器化能力的可能性極低。
「這個計劃幾乎不可能在短期內恢復,依我與其他看過原始數據的專家評估,這會是『以年為單位』的重建。」他說。
威特科夫還透露,他與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總幹事格羅西(Rafael Grossi)每天多次通話,對目前核設施受損狀況與後續處理方式「意見一致」,強調特朗普政府的立場有「充份的依據」。
批情報外洩為「叛國行為」 籲追查責任
針對國防情報局(DIA)一份初步評估報告遭媒體洩露,質疑空襲未完全摧毀伊朗核設施,威特科夫予以嚴正回應。他說,此舉是叛國行為,應立即展開調查。
「這種資訊的洩漏——不論其內容、立場為何——都是令人憤慨的叛國行為」,威特科夫說,「這必須接受徹查,洩密者必須被追究責任。這類行為可能在未來危及生命,絕對無法接受。」
威特科夫表示,這份報告僅為初步評估,未能完整反映實際情況。他本人已詳閱包括美方與盟國在內的多份損害報告,「我不會談及任何機密,但我可以明確告訴你究竟發生了甚麼事。」
他強調,伊朗核武風險已被有效遏止,為波斯灣地區帶來難得的和平契機。接下來的重點,將是與伊朗坐下談出一項「真正全面的和平協議」,以建立長遠穩定。
「我對此非常有信心」,他說,「我們會達成這個目標。」#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