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元年(618年),李淵稱帝,建立大唐。在眾帝子中,秦王李世民屢建奇功,受封為天策上將,位居親王,三公之上。秦王開府,設置自己的屬臣幕僚,延請了十八位文豪。時人稱之為十八學士登瀛洲。

這是一份很閃耀的名單,每一位在中國歷史上都赫赫有名,他們分別是:杜如晦、房玄齡、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玄道、蔡允恭、薛收、薛元敬、顏相時、蘇勖、于志寧、蘇世長、李守素、陸德明、孔穎達、蓋文達、許敬宗。

這十八位學士分為三組,輪流在文學館值館。李世民閒暇時,常到館中討論文學典籍,有時徹夜不倦。

秦王招攬的賢才,組成王府的智囊團。

蕭牆之禍

常言道: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雖是一母同胞,但是天資德性相差甚遠。李世民功高蓋世,為人坦蕩磊落,而李建成、李元吉於國無大功,為人又跋扈陰毒,這二人都很忌憚、嫉恨李世民。

太子李建成耽於酒色,又極好遊獵,妥妥的紈絝子弟。李元吉和他的太子哥哥很像,甚至行事比之更加狠毒。《舊唐書》載:「當衢而射,觀人避箭以為笑樂。分遣左右,戲為攻戰,至相擊刺毀傷至死。夜開府門,宣淫他室。百姓怨毒,各懷憤嘆。」李元吉簡直是個十惡之徒。李淵多次訓斥他們,甚至還想易儲,另立太子。

李建成覺得自己的太子位子還沒坐穩,就要被廢,惶恐不已。為了除掉隱患,他與李元吉狼狽為奸,打算除掉李世民。

婉拒嬪妃貪念

李淵晚年有不少寵妃,眾妃嬪專擅椒房之貴,為他生下的兒子有二十多個。但李淵最寵愛的是尹、張二妃,這二人妖柔善媚,甚得李淵歡心。

尹德妃生的兒子叫元亨,封為酆王;張婕妤生的兒子叫元方,封為周王。建成、元吉有意奉承父王嬪妃,私下經常饋贈大量財物,對尹張二妃更是曲意奉承,甚至有了亂倫之情。

秦王李世民行事磊落,不屑於結交父親嬪妃,就是平日遇到尹、張二妃,也不過淡然地拱手作揖罷了。這些嬪妃在李淵耳邊吹風,所以皇宮中紛紛稱讚建成、元吉二兄弟。儘管李世民功勛赫赫,那些後宮嬪妃也不曾說起秦王的好。

後來李世民平定洛陽,李淵派了幾個嬪妃趕去甄選宮女,順便收拾整理府庫的奇珍異寶。眾妃嬪貪戀前朝皇家奇珍,私底下紛紛請求李世民通融一二,拿幾件寶物佔為私有,都被李世民婉言拒絕了。

讒言攪風波

淮安王李神通是開國功臣,李世民撥給他幾十頃良田。不巧的是,偏偏張婕妤的父親也貪羨這塊田,曾讓張婕妤轉求李淵。李淵並不知那塊地已有主,竟下了一道敕令賜給他。

李神通因早握有秦王世民之教令,自然沒有再讓出的道理。張婕妤向高祖哭訴:「陛下敕賜臣妾父親的田,秦王偏偏要奪走,給了李神通,不知道他到底安的甚麼心?」

高祖勃然大怒,怒斥李世民:「我的詔敕,難道還比不上你小子的教令麼?」李世民知道父親定是聽信了讒言,但看著父親年事漸高,做兒子的也不想和父親爭辯,只得低頭謝罪。

即使此事過去了幾天,李淵仍是憤恨不已,那一天他叫著李世民的小名,對裴寂說:「這個孩子久握兵權,在外專制跋扈,都是被那些書生們給教壞了,簡直都不像以前了。」(舊唐書/卷64#隱太子建成)

遭中傷 秦王忍辱

尹德妃的父親,人稱阿鼠,仗著權勢作威作福。有一天,秦王府的屬臣杜如晦,從阿鼠門前路過,尹家家奴見到是他,把他從馬上拽下來,狠狠地毆打他,邊打邊罵:「你算甚麼東西?從尹家路過都不下馬?」

杜如晦當眾受辱,別提有多狼狽,勢單力薄的他根本沒有招架之力。他被狠狠地揍了一頓,跌跌撞撞地回到了秦王府,大家見他渾身是傷,趕忙稟報李世民。秦王大吃一驚,光天化日之下,自己的屬臣竟遭此等凌辱。還沒等他發話,沒想到宮裏的太監已經匆匆趕來,傳他緊急入宮。

「到底發生了甚麼事,父王急召我入宮?」李世民心有疑惑,但還是奉命入宮。原來尹妃搬弄是非,向李淵告狀:「秦王的屬臣太凶狠殘暴,竟敢凌轢臣妾的父親。」

世民剛踏進殿門,就遭到李淵的厲聲斥責:「我愛妃的家,尚且被你的左右所凌辱,何況那些凡人百姓呢?」

又是後宮嬪妃攪弄讒言,迷惑聖聰。李世民有條有理地據實稟奏,但李淵始終不信,還怒氣沖沖地把他罵了一頓,不容他辯白,把他趕出了宮。

李世民受到的不公對待,這只是開始,後來發生的很多事越加嚴重。李淵作為開國之主,對戰功赫赫的親兒子尚且如此,何況那些誓要置他於死地的人呢?

尹張二妃說讒言,越說越過火,甚至把李世民貶得一文不值,李淵都很少親自想一想,其中的是非曲直,任由他人誹謗誣陷自己的兒子而不管不顧。

那一日,尹張二妃對李淵說:「皇太子(建成)仁孝,陛下應當把臣妾母子,託附給他,必能保全終身。」二個妃子大言不慚,這話如同是在懇求賜自己作太子妃吧。李淵是非不辯,竟昏聵到信以為真。

成帝業 家宴思母

李淵在宮中舉行家宴,召李世民入宮侍宴。世民見到眾嬪妃環坐宴席上,大唐開國,帝業既成,唯獨沒有自己的母親共享天倫之樂,李世民想到這些,心中一陣大痛,轉身流下了眼淚。

世民當眾落淚,本是思母的人之常情,卻被尹張二妃抓住了把柄,在李淵耳邊又嚼起了舌根:「如今天下承平,陛下春秋也已年高,正是享受宴樂的時候,唯獨秦王侍宴落淚掃興,真不知道他到底甚麼意思?一定是他憎惡嫌棄臣妾,陛下一旦萬歲之後,我等母子,必不會被秦王所容,所以臣妾日前,曾經奏請陛下囑託太子照顧我等一二。」

雖說李淵春秋漸高,但也不過五十多歲,昔日偉岸驍勇的李淵,在溫柔鄉中徹底地沉淪了。從此他有意地疏遠李世民,轉而親近李建成、李元吉。因李世民手握重兵,李淵也對他妄加揣測,日漸猜疑。

太子府的屬臣王珪、魏徵,也忌憚李世民,怕他日後會奪取儲君之位,因此勸太子李建成早作打算,「秦王功高蓋世,天下百姓都有歸順秦王之心。殿下也只因名分居於嫡長,才有了東宮的位子。如果此時殿下不立下大功,恐怕日後難以威鎮天下民心。」因此建議他親自率軍出征,剿滅敵軍殘餘勢力,順便還可以結交軍中的英豪。李建成覺得有道理,便依計行事,奏請出征。#

看更多【貞觀聖主】系列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