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澳洲悉尼史蒂芬斯港上演一場罕見的「海上塞車」,一艘通勤渡輪因座頭鯨群佔據航道而延誤。難得一見的景象令上班族喜出望外,他們站在船上,目睹這些龐然大物浮出海面,有些鯨魚甚至似乎與人群對望。


座頭鯨(Humpback Whale)是一種中大型鬚鯨,以壯觀的躍身動作與悠揚動聽的「鯨歌」聞名,是最具辨識度且廣受喜愛的鯨魚之一。

每年6至7月,是澳洲東岸著名的「座頭鯨公路」(Humpback Highway)開啟的季節。約有4萬頭座頭鯨從南極冰冷的覓食區,向北遷徙至昆士蘭州外海的熱帶繁殖地,形成壯觀的生態奇景。

「鯨魚幾乎是背貼背地游過,」雪梨麥覺理大學野生動物科學家暨《座頭鯨公路》一書作者皮羅塔博士(Dr. Vanessa Pirotta)如此形容。在遷徙高峰期,悉尼成為全球少數能在晨跑、買咖啡、等公車時目睹鯨魚躍海奇觀的城市。

「它們非常好奇,」皮羅塔說,「今年甚至有幾次,鯨魚直接游進悉尼港,導致水上交通全面停擺。」

與城市比鄰而行的龐然大物

鯨魚體型龐大,成年座頭鯨身長可達16至17米,體重約40噸。遷徙期間,它們常沿著近海水域移動,讓人們能近距離目睹它們美麗的身影。

 

這段自南極通往溫暖海域、長達一萬公里的遷徙旅程,是全球哺乳動物最長的遷徙路徑之一。也因此,這裏成為世界少數能在城市中近距離賞鯨的地點,鯨魚幾乎與人類生活區擦身而過。

澳洲人對這些海洋巨獸並不陌生。有些鯨魚甚至成了「明星」,如曾在1991至2020年間屢次出現的白化鯨「米加魯」(Migaloo),及背負螺旋槳傷痕的「刀鋒跑者」(Blade Runner),都深受鯨迷喜愛。

當鯨魚主動靠近

賞鯨船長班・岩士唐(Ben Armstrong)回憶,清晨放慢船速時,曾遇到鯨魚主動靠近。他呼籲旅客放下手機,全心感受這份大自然的奇蹟。

儘管相關法規要求船隻須與鯨魚保持距離,但座頭鯨似乎毫不在意。岩士唐分享道,有一次他讓船漂流了一小時,因為四五頭鯨魚把船當成玩具,故意不讓船隻前進。

另一回則有一頭鯨魚離群靠近船隻,在船邊逗留長達40分鐘,甚至用巨大的鰭輕撫船身。他笑說:「它好像在說,啊!這是我喜歡的那艘船!」


岩士唐說:「它們讓人感到謙卑。我們會意識到,大自然的奧秘遠比想像中要多得多。」

來自維多利亞州吉朗的遊客文森・凱利(Vincent Kelly)也分享,他在短短兩小時內就目睹六頭鯨魚接連躍出水面,直呼:「本來沒甚麼期待,結果鯨魚竟然到處都是!」

從瀕臨滅絕到保育典範

如今熱鬧的賞鯨季,其實是數十年保育努力的成果。座頭鯨曾因鯨油和鯨肉被大量捕殺,在南半球一度僅剩數百頭。自1963年被列為保育物種後,數量穩定回升,估計目前已達4萬頭左右。

然而,隨著鯨魚數量增加,與人類活動之間的衝突也逐漸浮現,包括船隻碰撞、漁網纏繞等威脅。此外,海水升溫與磷蝦數量變動,也可能改變它們的遷徙路徑和繁殖行為,使目擊記錄變得更難預測。

即使如此,這些海洋巨獸的現身,仍讓澳洲人驕傲地在自家海岸線上,與大自然的奇蹟擦身而過。


(本文參考了美聯社的相關報道)#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