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烏克蘭最新披露的機密資料,中共將派約600名軍事人員赴俄,進行專業化軍事訓練,重點聚焦於應對西方武器系統的實戰技能。專家認為,此舉標誌著中俄關係從「無上限合作」向實質性軍事同盟的戰略轉變。

專家分析,中方意圖通過獲取現代化戰爭經驗,為未來可能的台海軍事衝突進行戰略準備;而俄方則希望深化中共對歐洲戰爭的實質性介入,進一步鞏固雙方同盟關係。但歐洲在強化對中共戰略戒備,西方醞釀反制機制。

俄擬傳授對抗西方武器經驗 中俄軍事合作升級

《基輔郵報》(Kyiv Post)近日援引烏克蘭國防情報局權威消息人士透露,克里姆林宮已做出正式決定,將在俄羅斯武裝部隊各大基地和軍事培訓中心接待這批中共軍事人員。

報道說,俄軍訓練課程將涵蓋坦克操作技術、炮兵作戰策略、軍事工程技術以及防空系統運用等核心軍事領域,旨在全面傳授俄軍在對烏作戰中獲得的珍貴實戰經驗。

這一軍事合作計劃的戰略背景是,俄烏衝突持續三年多以來,俄羅斯軍隊在實戰中積累了大量應對西方先進武器裝備的作戰經驗。烏克蘭情報部門研判認為,此舉清晰表明俄羅斯政權有意與中共建立更為緊密的軍事同盟關係,共同在全球範圍內與西方陣營展開戰略對抗。

與此同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近期明確指出,中共在無人機供應方面實施了明顯的差別化政策。他表示,中共已全面停止向烏克蘭及其它歐洲國家出售無人機設備,但持續向俄羅斯提供相關軍用物資。俄羅斯境內目前營運著多條有中國技術代表直接參與的無人機生產線。

專家:中共謀求實戰經驗 為台海衝突做準備

台灣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助研鍾志東博士對《大紀元》表示,中俄此次大規模軍事合作充份反映了雙方關係從「合作無上限」向實質性軍事同盟的重大戰略轉變。

鍾志東從戰略層面深度分析認為,中共派遣600名軍事人員赴俄學習的戰略目標主要體現在三個維度:

首先,從軍事能力建設角度而言,中共軍隊長期缺乏現代化戰爭的實際作戰經驗,急需通過俄烏戰爭這一現代化戰爭範本獲取寶貴的實戰經驗和戰術智慧。

其次,鑒於烏克蘭武裝力量主要裝備西方武器系統,中共軍方可藉此機會深入研究和掌握對抗西方武器系統的有效方法,為未來可能的台海軍事衝突進行針對性戰略準備。

鍾志東特別指出:「從台灣軍事力量構成來看,基本採用美式裝備體系和作戰準則,中共可以通過深度研究俄烏戰爭中烏克蘭使用美式武器的實際效果,系統性掌握應對西方武器系統的作戰方法。」

第三,此次培訓項目重點涵蓋坦克駕駛技術、炮兵作戰、軍事工程以及防空專業等核心領域,精準反映了當前俄烏戰爭以陸戰和空戰為主導的作戰特點。

鍾志東特別強調,防空作戰能力的提升尤為關鍵:「在當前以無人機和精確制導導彈為主要攻擊手段的作戰環境下,如何有效反制空中威脅已成為現代戰爭的核心課題。」

台灣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博士進一步從軍事人才培養角度深入分析認為,中共派遣的600名軍事人員應當來自各軍兵種的精英骨幹,其核心目標是培養具備現代化作戰經驗的「種子教官」隊伍,通過直接參與和觀摩俄烏戰場實戰,系統性獲得現代化戰爭的第一手經驗。

「這600人可能僅是第一批,中共的軍工部門或已派員前往俄羅斯或俄烏戰場前線,深入研究戰爭經驗。」沈明室認為,中共的目標是通過這些人員將俄烏戰爭的經驗帶回國內,用於優化部隊訓練和作戰策略。

俄羅斯戰略意圖:換取援助 拉中共「下水」

關於俄羅斯同意提供此類高級軍事訓練的深層戰略動機,鍾志東從地緣政治角度分析認為主要基於兩個核心考慮:

一方面,俄方意圖通過此舉進一步強化與中共「無軍事同盟之名,有軍事同盟之實」的特殊戰略關係,同時期望中共提供更加具體和實質性的軍事技術支持以及經濟援助作為戰略回報。

另一方面,俄方試圖通過深化軍事合作「將中國更深度地捲入歐洲戰爭」,進一步加深中國對歐洲安全事務的實質性介入程度,藉此打破中國在表面上維持的相對中立立場,全面鞏固俄中戰略同盟關係的穩定性和持久性。

鍾志東進一步指出,雖然中俄兩國並未簽署傳統意義上的正式軍事同盟條約,但實際上已經形成了「有實質內容而無正式名義的軍事同盟關係」。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中共在政策立場上明顯傾向於俄羅斯,通過大規模購買俄羅斯能源產品和礦產原材料,他說,「在經濟層面實質性資助俄羅斯維持戰爭能力,同時在國際外交場合持續為俄羅斯提供政治聲援。」

歐洲強化對中共戰略戒備 西方醞釀反制機制

6月23日,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在北約峰會召開前發出嚴厲警告,中共持續推進的大規模軍事現代化建設正在顯著提升其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的現實可能性。

他特別強調,一旦台海地區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俄羅斯很可能會在歐洲戰場製造更大規模的軍事混亂,以分散北約的戰略注意力和軍事資源,這將對整個歐洲的安全穩定構成前所未有的嚴重威脅。

面對俄羅斯的長期戰略威脅以及中共快速擴張的軍事實力,加之北韓、中國、伊朗對俄羅斯侵烏戰爭的多維度支持,呂特強調北約必須大幅加強整體防禦能力建設。

鑒於當前全球安全局勢的嚴峻性和複雜性,北約正在認真考慮將成員國軍費開支目標從目前的國內生產總值2%大幅提升至5%,以更好地適應新的全球安全格局和戰略挑戰。

針對相關指控和質疑,中共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6月2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予以否認,強調「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堅定建設者和維護者」。他還聲稱:「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始終致力於勸和促談,積極推動危機的政治解決,從未向任何交戰方提供武器裝備。」

然而,據烏克蘭媒體報道指,自2022年2月俄羅斯發動對烏克蘭的全面軍事行動以來,儘管中共公開聲稱在衝突中保持嚴格的中立立場,但西方國家持續指責中共在經濟貿易和外交政治層面為俄羅斯提供了實質性的戰略支持。

歐洲戰略調整:從去風險到可能脫鉤

面對中俄軍事合作的持續深化,歐洲各國也在重新調整對華政策框架。鍾志東表示,隨著中共對俄支持力度的不斷升級,歐洲的「去風險化」政策很可能逐步升級為更為嚴厲的「脫鉤政策」。

他預測,如果中共對俄烏戰爭的介入程度持續加深,歐洲國家對台海以及南海事務的介入力度也將相應增強。

作為戰略反制措施,歐洲正在全面強化對印太地區事務的深度介入,特別是在台海局勢和南海爭端等核心議題上。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等多名歐洲領袖近期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安全論壇上警告,中共與俄羅斯日益深化的戰略合作,正對全球安全秩序構成重大威脅,呼籲歐亞國家加強協作,以應對當前這一「最嚴峻的挑戰」。#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