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香港多區接連發生多宗爆水管事故,引起社會關注供水管網老化及監測成效。據政府資料,今年6月初短短一周內,屯門三聖街已錄得第三宗爆水管事故,顯示即使「智管網」已完成設立,仍未能全面防止事故發生。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立法會回應議員質詢時表示,水務署自2016年起推行「智管網」計劃,至今年3月底已設立2,400個監測區域,覆蓋約八成食水分配管網。去年透過系統偵測到逾1,200宗滲漏個案,滲漏率由2000年的25%降至13.4%。
不過,她指「智管網」尚未覆蓋主幹水管及餘下約兩成管網,部份老舊鑄鐵及石棉水泥水管結構脆弱,即使納入監測範圍,仍可能因外力衝擊而爆裂。水務署已於去年底開始擴大監測範圍,並更新流量及水壓感應器,計劃於2027年完成,並正研究提早竣工的可能性。
為提升監測精準度,署方將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於今年8月成立「管道機械人」聯合實驗室,並研究應用光纖技術、聲納勘察等先進科技。同時,署方已強制新樓宇安裝智能水錶,並計劃推展至現有樓宇,實現「動態減壓」,降低爆管風險。
至於應對爆管事故方面,水務署已更換或修復逾3,000公里老化水管,並獲撥款更換約20公里大型鋼喉管,當中約4公里位於屯門區,預計2029年前完成。署方亦正檢視更換優先次序,並在重要設施如醫院設雙重供水網絡。唯在所有老化地區增設後備網絡需考慮地下空間及成本效益。
政府強調,未來將加強事故應變管理,包括部署水車、更新通報機制及建立即時通訊平台,期望透過「智慧水務」提升整體供水系統韌性與可靠性。@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