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健康與大腦健康密切相關。研究發現,缺牙或牙周健康狀況不佳,與認知能力下降和罹患認知障礙症風險增加相關。而認知障礙症不僅影響患者生活品質,也為家庭帶來沉重負擔。
從日常的牙齒護理到飲食與運動,本文將分享中醫智慧,教您幾個實用方法,保護好牙齒,從而讓大腦保持年輕,遠離失智。
缺牙不補 失智風險大增
中醫認為,「腎藏精,精生髓,髓海為腦」。就是說,人體五臟六腑的精華都藏在腎裏,腎精就像身體的能量庫,是人體骨骼發育、骨髓/腦髓生成及腦功能正常運作的物質基礎。
而牙齒則是腎精強弱的外在表現。腎氣(能量)不足時,牙齒就易脆弱脫落,同時也會影響記憶力與認知功能。
現代醫學也證實,缺牙可能會導致咀嚼功能下降,影響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和飲食攝取,從而加速認知衰退。
日本一項針對1,500多名60歲以上社區老年人的研究發現,剩餘牙齒數量與阿茲海默症風險呈負相關。
日本另一項針對近2,000名70歲組和80歲組老年人的研究則進一步表明, 與認知能力顯著正相關的是牙齒的咬合力,而不是剩餘牙齒數量。因為大多數參與該項實驗的老年人已失去牙齒並接受了修復治療,所以他們的咬合力不僅取決於剩餘牙齒數量,還取決於修復治療。
所以,缺牙的老年人要及時使用假牙來恢復口腔功能,以降低認知障礙風險。
實用建議:
- 定期檢查牙齒,及時修補缺失牙齒,以恢復咀嚼功能。
- 每天認真刷牙,減少牙菌斑堆積或發炎,保護牙周健康。
咀嚼活化大腦 護齒兩大招
咀嚼不僅幫助消化,還能活化大腦。研究表明,咀嚼能刺激大腦負責記憶與學習的關鍵區域「海馬迴」,改善慢性壓力引起的海馬迴依賴性認知功能障礙。海馬迴萎縮與早期失智密切相關,而咀嚼力不足或缺牙則會減少對海馬迴的刺激,加速其退化。
另外有研究證實,咀嚼硬物可以提升腦部抗氧化程度,增強認知功能。
護齒養腦兩妙招:
-
叩齒運動:
每天輕閉嘴唇,上下牙齒輕叩36次,力道宜輕,避免傷牙。此法源自中國古代名醫孫思邈的養生秘訣,能疏通口腔經絡、固腎健脾。 -
徹底刷牙:
每天至少刷牙一次,持續5分鐘。牙菌斑若未清除,易硬化為牙結石,誘發牙周病,進而影響大腦健康。刷牙時力道適中,避免損傷牙齦。
高鎂飲食讓大腦年輕
飲食是大腦健康的關鍵。發表在《歐洲營養雜誌》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鎂具有神經保護作用,並且這種作用可能在40多歲、老化過程的早期甚至更早的時候就開始了。對於60多歲族群,高膳食鎂攝取量(≥196 毫克/天)可使認知障礙症風險降低37%。
高鎂食物推薦:
- 全穀類:燕麥、糙米、全麥麵包;
- 魚類:三文魚、鯖魚、鯡魚;
- 綠色蔬菜:菠菜、番薯葉;
- 堅果與種子:南瓜籽、杏仁、核桃、巴西果仁;
- 黑朱古力:選擇70% 以上可可含量的;
- 豆類:黑豆、黃豆、扁豆。
將這些食物納入日常飲食,可讓大腦保持活力,降低失智風險。
大拇指運動增強記憶力
根據日本認知障礙症專家長谷川嘉哉,大拇指運動能刺激大腦血流,增加1.5倍的血液循環,提升記憶力與認知功能。
大拇指運動步驟:
- 雙手伸出,呈「布」狀(五指張開)。
- 喊「1」,右手大拇指翹起,左手握拳;喊「2」,雙手張開。
- 喊「1」,左手大拇指翹起,右手握拳;喊「2」,雙手張開。
- 重複5次為一組,每日做4組。
此運動操作簡單,不僅有助預防失智,還能穩定血壓,適合各年齡層。
別小看大拇指的功能,抓、轉、握、捏等動作都要靠它完成。中醫認為,大拇指對應脾經,與消化系統相關。
人的五指對應著五臟:大拇指:脾;食指:肝;中指:心;無名指:肺;小指:腎。經常按摩、活動手指,等於間接保養五臟六腑,有助五臟調和。
總之,預防認知障礙症、提升大腦健康可以從日常習慣做起:及時補牙、保護牙齒、增加咀嚼、多吃高鎂食物、進行大拇指運動。@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