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澳、印、日四國日前宣布「四方關鍵礦物倡議」,強化供應鏈安全與印太戰略韌性。專家指出,此舉延續特朗普的抗中戰略,回應中共以稀土作為籌碼的威脅,並透過四國互補合作,展現自由世界在戰略物資領域的重大聯手行動,具高度戰略意涵。
四國聯手應對供應鏈風險 聚焦戰略礦物安全
這場「四方安全對話」(Quad)外長會議7月1日在華盛頓DC舉行,標誌著特朗普回任後維持既定的印太戰略。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在四方會談後強調:「現在是四方安全對話採取具體行動的時刻。」與會國一致認為,中國(中共)主導的礦物供應鏈構成地緣風險,四國將協力打造「多元化、可持續且安全」的礦物供應網絡。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資料,鋰、鈷、鎳、錳、石墨與稀土元素,為能源與科技轉型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關乎電池、風電、電動車與軍工科技領域的未來競爭力。
此次聯合聲明宣布啟動的「四方關鍵礦物倡議」(Quad Critical Minerals Initiative),將促成四國在關鍵礦物開採、加工、再利用等產業鏈領域的協同合作。
魯比奧表示,已有來自四方盟國的30至40家企業同步於國務院展開對話,探討具體合作機制。該倡議也被視為美國重申印太戰略重心、擺脫中共供應控制的重要一步。
「自由開放秩序」成印太戰略共識
除了礦物供應合作,四方外長亦在會議中重申對「自由且開放的印太地區」的承諾,並明確表示反對任何單方面以武力或脅迫改變區域現狀的行為。
四國關切中共在東海與南海擴張行動,並共同譴責北韓試射導彈與緬甸內戰人道災難,亦對4月22日印度管轄地喀什米爾恐襲事件表達強烈譴責。
四方安全對話由特朗普政府一度啟動、歷經拜登政府延續,如今在特朗普2.0政府下再次聚焦,顯示美國跨政府戰略方向一以貫之。
台灣國防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7月4日向《大紀元》表示:「這個機制從特朗普1.0時代延續至今,象徵美國堅定抵抗中共擴張的整體戰略。」
他補充,從最初關注海空通道自由,到如今擴大涵蓋戰略礦物,是美國面對中共經濟脅迫的新應對方向。
稀土供應多元化 四國分工互補強化韌性
目前,美國在推動國內重啟開採與提煉;澳洲擁有大量稀土儲量,已於4月啟動生產計劃;日本則在南鳥島周邊深海探勘中,發現逾1,600萬噸稀土資源,初步提煉技術已取得成果。
蘇紫雲指出,這次合作有其實質基礎,「四方彼此互補,在資源、技術、產能方面形成完整鏈條,可減少對中共依賴。」
另一位學者淡江大學外交系副教授鄭欽模接受《大紀元》採訪時也說道:「這次會議雖然是印度峰會前的鋪路行動,但聚焦在關鍵礦物與印太秩序,雙重主題都具有明確針對性。」
鄭欽模提到,中共曾在與美歐談判期間表面同意放寬稀土出口,實則以行政手段拖延審批,「利用稀土作為地緣工具,牽制西方產業,這是本次倡議所要解除的核心困境」。
經濟安全與集體韌性 成為四方聯盟新基礎
此外,隨著特朗普政府對印度態度日益友好,外界預期美印雙邊經濟關係將進一步深化。魯比奧此次特別強調美印COMPACT協定落實進展,涵蓋防衛、貿易、移民與禁毒等多項領域。特朗普並預計於稍晚訪問印度,參與預定舉行的Quad領袖峰會。
鄭欽模說明,四國倡議所強調的「經濟安全」與「集體韌性」,正是希望透過四國互補資源與產能配置,避免因中共單方面封鎖或操控而導致全球供應鏈斷裂。
他指出:「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Norman Albanese)已承諾稀土不僅供國內,也將供應盟友,讓全球產業免於遭中共干預。」
蘇紫雲最後提到,面對中共持續以經濟作為外交施壓工具,此次倡議展現自由民主國家具體對應能力。他表示:「美、印、日三個世界前五大經濟體加上資源強國澳洲,能夠彼此支撐,這種組合本身就是戰略韌性的體現。」
鄭欽模亦強調:「這是首次見到民主陣營在稀土與戰略礦物上全面合作,如果能持續落實,就能瓦解中共以稀土為地緣武器的策略。」
專家們一致認同,四方安全對話的再啟,與其關鍵礦物倡議的實質推進,無疑為全球供應鏈重構與印太戰略平衡注入一劑強心針,也向中共釋出明確訊號:戰略資源的主導權不再是壟斷,而將走向開放與合作。#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