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5年下半年,困境進一步顯現。7月1日,上汽大眾南京工廠正式關閉,深圳中順半導體宣布自7月2日起停工兩個月,而日資零售品牌伊藤洋華堂成都門店則於6月底結束營業。這一連串的關廠、停工事件,折射出當前內需疲弱、製造業產能過剩,以及外資信心持續下滑的現實困局。

上汽大眾南京工廠前身為南汽資產,自2008年起轉由上汽大眾接管,年產能高達36萬輛,曾是帕薩特、Skoda速派等熱銷車型的重要生產基地,鼎盛時期提供逾三千個就業崗位。而今廠區空蕩,人去樓空。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曾在上汽大眾工作的一位退休員工何先生向《大紀元》表示,外企向來以薪資待遇和員工福利優渥著稱,他的兒子也在上汽大眾南京廠工作多年。「其實去年就傳出南京工廠要關門的消息了,我兒子靠這份工作幹了十幾年。現在經濟環境不好,汽車行業競爭太激烈,上汽也只能通過收縮業務來維持營運。」

據公開資料顯示,上汽大眾是1983年10月由上汽集團與德國福士汽車合資成立,總部位於上海安亭,並在南京、儀徵、烏魯木齊、寧波、長沙等地設有生產基地。2023年7月,上汽大眾位於上海的安亭第一工廠已永久關閉。

江蘇一位汽車銷售人員鐘先生7月7日接受《大紀元》查詢時說:「南京工廠關停只是開始。現在電動車性能越來越好,價格又低,燃油車市場持續萎縮,許多倉庫里的燃油車都賣不出去。合資品牌正在被國產新能源車企壓縮生存空間。日本豐田汽車也在籌劃上海新廠,預計2027年起生產電動車。」

除汽車行業外,中國電子製造業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2019年成立的深圳市中順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於7月2日宣布「因經營困難」,決定停工停產兩個月,復工時間另行通知。據網絡消息披露,通知發布後,部份員工在廠區聚集抗議,質疑公司「無預警放假、不發底薪」,有員工直言:「這哪是放假,根本就是逼人自動離職。」

廣東照明行業人士陳女士對《大紀元》表示,「中順遇到的情況與燈具製造重鎮中山類似,都是受歐美訂單大幅減少的衝擊。如果企業試圖通過越南等地轉口出口美國,一旦被美方認定產品未實質加工,仍屬中國原產,就可能被徵收懲罰性關稅,企業根本承受不起。接下來可能還會有更多企業停工甚至倒閉。」

此外,擁有近30年歷史的日資企業成都伊藤洋華堂金融城店,也於6月30日正式閉店。員工在最後一天鞠躬送別顧客的畫面在社交平台廣泛流傳。伊藤洋華堂曾是中國城市百貨零售業的標桿,但近年來在北京與成都的門店不斷減少。

成都伊藤洋華堂有限公司於1996年1月在成都市註冊,1997年11月21日正式開業,曾是日企在成都的代表性百貨品牌。據了解,伊藤洋華堂已大幅裁減其中國大陸的管理團隊,內部正在評估是否全面撤出中國市場。

成都居民彭佳受訪時說:「疫情之後,大家的購買力明顯下降。加上美國對中國的制裁措施加劇,很多外資企業陸續撤離,大家消費更保守,很多人轉向線上購物,實體店確實撐不下去了。連一些國營超市現在都快經營不下去了。」

今年中國大陸應屆大學畢業生超過1,200萬人,加上大量工廠員工失業,就業市場壓力空前。廣東外貿商會負責人洪湘(化名)向《大紀元》表示:「一線廠工失業後,職業轉換能力低、再培訓資源稀缺,這已經成為中國經濟下行中的結構性問題。像低端半導體、燈飾、LED、電子玩具這類產業,正在悄然退出中國市場。」

洪湘還表示:「人們注意到的是大型外資或民企關廠退出,其實更多的是那些小企業,來無聲去無聲,走得更快。」

面對企業大量倒閉、外資持續收縮與青年就業困局,洪湘認為若沒有更有力的經濟刺激政策,「2025年的『關停潮』恐怕只是一個開始。」#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