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高喊「反內捲」的大背景下,大陸外賣市場卻上演一場前所未有的價格戰。阿里巴巴與美團兩大互聯網巨頭,近日在即時零售與外賣領域激烈交鋒,補貼力度升級至「0元購」,紅包狂撒市場,導致訂單量暴增、平台癱瘓、店員崩潰、騎手暴走。這場頂風開打的「紅包戰」,恐還將持續。

「0元喝奶茶」引爆消費潮 店員與騎手吃不消

7月5日,阿里旗下的淘寶閃購與餓了麼突然啟動「閃購日」,推出高額紅包補貼,優惠包括「滿25減21」、「滿16減16」,用戶實際幾乎可「免費用餐」。消息一出,全網轟動,不少用戶曬出「0元喝奶茶」、「4元吃漢堡」的外賣訂單。

美團迅速還擊,升級補貼至「滿19減19」,也出現大量「0元購」優惠,當日單量突破1.2億筆,創歷史新高,甚至導致APP一度癱瘓。

大紀元記者7月6日採訪一位北京青年,看看他對「0元購」的感受。

「0元購,昨天晚上美團也回應了,就有個特別有意思的事,他一直在講那個行業反內捲,然後李強又講超級消費大國。結果是消費了,全都是0元購。」

「昨天晚上六點以後,美團突然給全中國所有的美團用戶投放了。我昨天去現場看,北京好幾個店,我去那個店,離我比較近的,就光那一個茶擺道(諧音),澳洲也有茶擺道,還有密雪冰城。有三百號人圍著那,就不要錢吃飯。免費的,純免費,然後我今天還有七八杯要去取。」

「搞這個0元購,我昨天問了店員,店員說這個活動是昨天下午開始,說是最近不定期在搞。然後這兩天外賣界這個內捲大戰,就是比之前還要猛烈。

「像淘寶的閃購,竟然有滿25減24的券,昨天朋友圈一個人是三毛錢滿了十五單。我的天,這簡直跟白剽沒甚麼區別。這個確實上了熱搜了。」

據《星島日報》報道,一間知名茶飲店員表示,店員人均工作14個小時,有老闆自己上手打包,「外賣單量是平時的5倍,做單已經趕不上出單速度。」還有奶茶店員說,「一天把半年的庫存都賣完了。」網民則稱,去自提時,「看服務員都是生無可戀的樣子。」

「美團的補貼投放是突然進行的」,騎手盧叔表示,「突然發現單量嘩啦啦的,單子深不見底。」他坦言,「平台之間的競爭,讓騎手賺到了錢,我們還是開心的。」

在這波補貼製造的消費潮中,不是人人都懷著撿便宜的心態參與其中。大陸一位律師對《大紀元》表示:「我不會參加這類活動。主要就是內捲太嚴重,大陸市場的常態。把市場上的對手捲死,退出競爭。再壟斷。」

美團守城 餓了麼力圖反超  京東被邊緣化

長期以來,美團穩居中國外賣市場霸主地位,市佔率達七成以上,餓了麼則僅有兩成多。此次餓了麼突襲出招,被視為阿里集團重組後的首場實戰,背後意味深長。

6月底,阿里將餓了麼與旅遊平台飛豬併入中國電商事業群,由蔣凡統一領軍,實現集中化決策與資源調配。此次補貼戰正是新架構下的第一步棋,反映出阿里在對本地生活業務的重新布局。

面對大陸「0元購」現象,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教授孫國祥對《大紀元》說:「市場飽和與存量競爭,在經歷了高速增長期後,中國外賣市場已進入成熟階段,主要玩家(如美團和阿里旗下的餓了麼/淘寶閃購)都在爭奪有限的用戶和訂單。

「這種『燒錢』補貼是獲取或鞏固市場份額最直接、也最激烈的方式。」

時評員高天祐在信報財經撰文表示,,這場由餓了麼與美團主導的補貼戰,最大輸家可能不是「燒錢」方,恐為今年才進軍外賣市場的京東。京東曾祭出百億元補貼計劃搶市,但在雙雄正面對決中,顯得勢單力薄,既無穩固用戶基礎,也缺乏持久燒錢能力。

目前京東在補貼戰中按兵不動,未正面應戰,卻面臨艱難抉擇:「跟」會違背中央「反內捲」方針,不跟則可能前功盡棄,早期累積的市場份額恐被重新瓜分。

政策紅線下的「不得不捲」 茶飲股成贏家

上周,中共財經委員會強調「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整治內捲式競爭」。阿里與美團卻發起補貼大戰,搶佔市場份額。孫國祥認為,此輪補貼戰的目標是藉高頻次服務搶佔用戶入口流量,進而導流至利潤更高的電商、旅遊等業務板塊。

孫國祥說:「平台生態戰略,外賣不僅是餐飲服務,更是平台吸引用戶、建立高頻消費習慣的入口。特別是對於阿里巴巴而言,將餓了麼和飛豬併入其中國電商事業群,顯示其希望利用外賣的高頻次服務,向低頻次的整體電商或旅遊服務進行交叉銷售,實現「低價引流、供應鏈變現」的戰略。

據港股表現觀察,在7月8日前後,多支茶飲股強勁上揚,反映市場看好這輪補貼戰的外溢效應。7月7日,茶百道(02555)飆升11%,古茗(01364)揚逾6%,滬上阿姨(02589)在這波外賣價格戰中股價也上漲 4%以上。

信報財經報道券商觀點,咖啡茶飲將成為外賣平台大戰的最大得益者。當平台為了流量「燒錢搶單」,這些品牌卻憑藉用戶心智與產品剛需,在無成本的情況下實現營收與市值的雙重提升。

各自「燒錢」至少數十億 勝負未定 戰火恐持續

世上沒有「免費午餐」,背後總有人要付鈔。據業內人士估計,餓了麼和美團這趟「鬥派紅包」,各自「燒錢」至少數十億元。

孫國祥表示:「搶佔即時零售市場,除了餐飲外賣,這種補貼戰也延伸到了即時零售領域,包括生鮮、藥品、3C數碼等。平台希望通過補貼,快速擴大其在即時零售市場的佔有率。」

孫國祥還認為:「這種模式是『燒錢』換市場,對平台的資金鏈和盈利能力構成巨大壓力。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無限期地承受巨額虧損。一旦平台無法再維持高額補貼,或市場格局基本確定,這種模式就會趨於緩和甚至消失。」

市場觀察人士預估,此波補貼戰將延燒至9月達投資高峰,之後視政策風向與資金壓力或將出現拐點。最終,外賣市場或重回「兩強共治」格局,京東可能被擠出主戰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