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以來,河南、四川和重慶水庫中露出的古代佛像群引發社會關注。這些佛像都是中共建政後修建水庫時被淹沒的,有的是新發現;有的是幾年前已局部顯露,今年首現全景。專家指,水淹佛像,本身是中共用另外一種方式搞了「文化大革命」,也凸顯中共和正常國家對於搶救文物的態度不同。
據中共央視7月7日報道,近日在重慶市大足區玉灘水庫河畔的峭壁上,一批因水位下降而顯露真容的宋代摩崖造像首次被發現。這批摩崖造像分布於高3米、寬6米的峭壁上,從左至右共6龕,共計27尊造像。其中第2至4號龕規模突出、保存完好。
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館員鄧啟兵表示,今年開春以來,大足區降雨量偏少,玉灘庫區水位一再下降,造像得以水落石出。
此前,今年6月,因水位下降,四川安岳書房壩水庫的二十多個雕刻的佛像完整露出。
據安岳官方2020年發布的消息,書房壩水庫始建於上世紀70年代,匯水面積約130平方公里。水庫建成後,歷史悠久的聖燈寺被淹沒,數以千計的佛像沒入水中,羅漢寺、佛濟寺被部份淹沒。枯水季節常有佛像露出水面,有的則永遠藏於水下。
據陸媒報道,76歲的當地居民鄧永福表示,佛濟寺被水淹沒的摩崖造像幾乎每年都會露出佛頭,連同地勢更低的石獅,有十多個年份完整露出過,每年露出時間有兩三個月;2020年以來有三年完整露出。
今年5月底,河南省鶴壁市淇縣奪豐水庫水位下降,前嘴石窟露出,洞內四周布滿佛像,造型精細,栩栩如生,洞內還有較深的積水。
據淇縣發布的消息,前嘴石窟開鑿於東魏時期,千百年來一直藏匿於人跡罕至的峭壁之上,上世紀中期又因奪豐水庫的修建沉沒水中。
淇縣文物旅遊管理局工作人員稱,石窟好幾年前就被發現了,平時被淹沒在水中,只有水庫水位下降時才會顯露出來。由於佛洞常年被淹沒在水下,洞內的佛像已被腐蝕,不少佛像的頭部和手部已消失不見。
旅居德國的著名水利專家王維洛對《大紀元》表示,建水庫淹沒文物古蹟,這是中國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中共也不把水庫淹沒佛像等看作是一種損失。
「過去的做法是,大壩修建完後,就把閘門一關,庫水上來,就把所有的東西都淹了,包括文物古蹟。至於淹了多少文物古蹟,沒有統計過。比如建造新安江水庫,把整座縣城淹了,裏面有許多古建築,現在都在水下。」
中共現在的做法更慘烈,王維洛說,現在在水庫大壩完工之前,是要把所有建築全部用炸藥炸毀,然後清庫,說是為了防止水質變化。所以,新建的水庫中很難再發現完整的佛像或佛像群。
中共與正常國家對於建水庫前搶救文物的做法不同。王維洛舉例說,三峽工程淹了不少古蹟。
「三峽工程上馬時,曾有過一段時間搶救過文物,那裏的文物古蹟實在太多,救文物的時間長,中共沒有耐心等,所以大部份文物古蹟沒有發掘就被淹沒到水下。」
對比埃及建造阿斯旺大壩時,王維洛介紹,當時要淹沒阿布辛貝神廟,埃及說沒有錢搶救將被淹沒的神廟,後來國際科教文組織出面組織搶救,發達國家出錢搶救,費用很高,工程主要由德國公司完成。
對傳統文化有研究的中國問題專家王赫對《大紀元》表示,中共在毛澤東時期修了很多的水庫。包括很多宗教名勝都淹沒在水裏去了,到底有多少,難以統計。這些水利工程發揮的作用其實並不大,有的負面作用很多,但是有些歷史名勝就從此「被消失」了。
「現在新聞裏面不時會出現哪個地方水乾了、水少了,一些雕塑、一些名勝又露出來了,這才知道中國古代的文化是多麼璀璨輝煌。」
他認為這其實是中共用另外一種方式搞了文化大革命,把歷史文化古蹟用修水庫的方式把它和中國人隔絕開來。這是民族文化傳承的一個巨大的破壞。
「文化大革命」(文革)1966年5月16日—1976年10月6日間發生在中國大陸。文革期間,大量寺廟、佛像被砸,文物被毀。文革被認為是中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集中摧毀的政治運動。#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