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英國伯明翰越長時間,越覺得自己的眼界非常有限。首先談論一下我在此騎單車的經驗。去年我購入一部二手單車,主要用作購物及參加市內活動而設。由於技術不精,在香港時又習慣使用單車徑,因此不敢在馬路騎單車。英國大都要求單車客在馬路行駛。行人道一般人稀少,單車在行人道走動也很普遍。我擔心撞倒人群,通常在清晨或是周日才出動單車購物或是健身。英國天氣很是寒冷,又常颳風或突然下雨,騎單車一會像是消耗許多體力。因此騎單車範圍都是圍繞家附近。遙遠的地方,我便害怕人身安全。同時也不可能一邊看電子地圖,一邊騎單車。
某次機緣巧合,朋友把我拉到單車群組。看到他們需要騎至少兩小時的旅程,連同回程及騎回自家,即至少五小時,我便打消念頭。這跟香港在單車徑行車完全是兩碼子的事;不用顧及行人及高速的車輛。群組其中一員是牧師,也是那次活動發起人。地點及時間全遷就我。於是我便隨他及另一位組員一起到市中心周邊地方騎單車。牧師很熟悉這兒環境,邊騎邊介紹運河及公園歷史等。當我們進入偌大的公園,穿過隧道,驟然一刻已是森林景象。這地點只是距離市中心十分鐘車程,竟然埋沒了一個隱世叢林,樹木高達十樓層的房屋!而且鋪設一條石地。騎了半小時仍在森林,而且遊人稀少。真想不到繁華的地段隱藏了原始的園林。敬佩這裏的城市規劃部門,讓居民容易接觸大自然,洗滌心靈。若不是牧師的鼓勵和帶領,我也不知道這神秘的地方。
又有一次,我前往私人派對任職款待。心想私人住宅最多兩圍飯桌吧。甫下車,寬敞的花園及泊車空間就在眼前,走了一段路,才看到華麗的大宅。若不知情,以為是旅館。原來只是一家人居住,因周年紀念而設宴。來賓至少六十,連同款待職員十人,一起在後花園用餐也非常寬鬆。而且眼前是一大片無盡的草地。
在我的概念裏,居住半山、九龍塘的千呎已是高尚家庭。但這裏兩層二千呎大屋,無限大前後花園,才是真正的高級住宅。主人家待對我們彬彬有禮,感激我們溫暖的款待。無論是豪宅或是人品,完全顛覆了我對上流社會的概念。感恩這次賺外快經歷,又令我開拓眼界。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