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荳品廠老闆不方便公開寶號,請恕小弟無法透露名稱。

有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對於這家經營超過五十年的荳品廠而言,真正的工作卻從夜幕低垂開始。每晚約十一時,當四周寂靜無聲,工廠內燈火通明,師傅們便開始忙碌起來,為翌日供應各大酒樓食肆與街市的豆製品作準備,往往工作至凌晨四時,甚至更晚,還得趕着送貨。

黃豆倒入石磨機,以傳統石磨方式榨出豆漿。(劉永康提供)
黃豆倒入石磨機,以傳統石磨方式榨出豆漿。(劉永康提供)

他們選用來自加拿大、非基因改造的黃豆,首先放進批皮機去皮,接着倒入石磨機,以傳統石磨方式榨出豆漿。豆漿一出磨,工人立刻撇去表面泡沫,再倒入大型不銹鋼鍋中煮沸,煮製期間不斷攪拌,防止燒焦。豆漿煮好後過濾渣滓,所剩便是最純正的鮮滑豆漿,豆香撲鼻。附近街坊聞香而來,專程前來購買新鮮製作的布包豆腐、水豆腐、板豆腐、豆乾,自然少不了熱辣辣的豆漿!

老闆千叮萬囑,小弟也謹此轉述:生豆漿含毒性,切忌直接飲用,必須煮沸方可食用!

以紗布包裹豆腐。(劉永康提供)
以紗布包裹豆腐。(劉永康提供)

至於板豆腐的製作,需將剛煮好的豆漿倒入大盆中,與石膏粉攪拌後慢慢凝固成軟豆腐,即我們熟悉的豆腐花狀態。此後,工序分兩路進行:若以紗布包裹豆腐,疊好後以重物慢壓,靜置一小時左右,便製成質地細膩、水分較多的「布包豆腐」;若把軟豆腐放入木模中,再加上更重的壓力,將多餘水分徹底排出,就成了一板板結實厚重的「板豆腐」。

剛煮好的豆漿倒入大盆中,與石膏粉攪拌後慢慢凝固成軟豆腐。(劉永康提供)
剛煮好的豆漿倒入大盆中,與石膏粉攪拌後慢慢凝固成軟豆腐。(劉永康提供)

布包豆腐拆布過程。(劉永康提供)
布包豆腐拆布過程。(劉永康提供)

無論是布包豆腐還是板豆腐,皆豆味濃郁、口感細緻。前者深受酒樓食肆歡迎,後者則是街市熟客的日常之選。而豆乾的誕生,則是將板豆腐進一步重壓、風乾,令其更有嚼勁與彈性,適合炒食或作佐酒小吃。

板豆腐進一步重壓、風乾。(劉永康提供)
板豆腐進一步重壓、風乾。(劉永康提供)

板豆腐進一步重壓、風乾。(劉永康提供)
板豆腐進一步重壓、風乾。(劉永康提供)

即使現今有機器輔助,減輕人手壓力,但每一件豆製品,仍是伙計們親力親為、用心製作。他們堅持傳統工藝,絕不偷工減料,讓每一口豆香背後都蘊藏著汗水與誠意。若能細味這些手工豆品,也等同在欣賞這群工匠多年來的堅守。

然而,時代變遷,這門手藝亦面臨傳承危機。年輕人普遍嫌工時長、工作辛苦,願意投身此行的幾近絕跡。這班老伙計只能無奈地說:「做得幾耐得幾耐。」據老闆所說,全港現時仍以傳統方式營運的荳品廠只剩六間,而這區也僅此一家。他們期望政府能給予適當支援,好讓這些傳統工業得以延續。

這家荳品廠的故事,是一種堅持、用心卻交織無奈之縮影,也是本地老行業逐漸凋零的真實寫照。@

堅持傳統工藝的荳品廠,甚少有人願意入行,是否能維持下去?(劉永康提供)
堅持傳統工藝的荳品廠,甚少有人願意入行,是否能維持下去?(劉永康提供)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