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越南簽署了最新的貿易協定,核心內容之一是對轉運貨物徵收40%的高額關稅。

出口轉運是各國規避關稅和其它貿易壁壘的一種貿易策略。通常的做法是,一個國家的產品被運往另一個國家,並在那裏進行最低限度的加工、重新包裝或重新貼標籤,使產品看起來像是在第二個國家生產的。

長期以來,中共當局一直利用越南和其它國家的船隻運輸其貨物,以規避美國的貿易限制。通過轉運的方式,中方實際上避免了更高的關稅。

總部位於加尼福尼亞州的貨運代理服務公司Freight Right Global Logistics行政總裁羅伯特‧卡恰特良(Robert Khachatryan)告訴《大紀元時報》:「(中共)最常用的變通辦法之一就是轉運。」

「當美國對數千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301條款關稅時,中國製造商並沒有乾坐著,接受額外的關稅成本。」他說道。

2025年早些時候,特朗普為應對國家安全問題和芬太尼危機,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對所有進入美國的中國商品實施全面關稅。雖然兩國在6月份達成了部份貿易協議,但是301條款的徵稅仍然有效。

雖然預測的結果不盡相同,但是美國官員估計,從中國改道它國出口的商品價值相當可觀。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估計,越南出口到美國的商品中有三分之一是經過偽裝的中國產品。中方將會把大量包括服裝、電子產品和傢俬等的國內商品運送到越南。

「我們每向越南出口1美元的商品,越南就會向我們出口15美元的商品,其中大約5美元是進入越南的中國產品。他們在中國產品上貼上『越南製造』的標籤,然後運到美國來。」納瓦羅在4月份接受霍士新聞採訪時說道。

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參議院撥款委員會6月份舉行的聽證會上指出,越南「只是中國(商品)進入(美國)的一條通道」。

在出口轉運當中,最常見的形式是海上轉運,但是貨物也可以在主要的航空貨運樞紐轉運。另外還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聯運轉運,即使用貨輪、鐵路運輸和貨車等各種方式轉運貨物。

2025年7月2日,越南太原省(Thai Nguyen),一家服裝廠的工人正在清點布料。當天,美國和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對越南出口到美國的所有商品徵收20%的關稅,對第三國通過越南出口的商品徵收40%的關稅。(Nhac Nguyen/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7月2日,越南太原省(Thai Nguyen),一家服裝廠的工人正在清點布料。當天,美國和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對越南出口到美國的所有商品徵收20%的關稅,對第三國通過越南出口的商品徵收40%的關稅。(Nhac Nguyen/AFP via Getty Images)

貿易談判

不過,雖然河內是出口轉運的主要焦點,但越南並不是中國唯一的轉運來源,這使得貿易談判變得更為複雜。

電子商務營銷平台Omnisend的銷售與合作總監馬蒂‧鮑爾(Marty Bauer)告訴《大紀元時報》:「你會發現,只要有港口和自由貿易協定的地方,就會出現轉運中心。」

眾所周知,中共當局還利用柬埔寨、印尼、老撾、台灣和泰國等國家和地區,轉運汽車零部件、電子產品、機械和各種其它物品。另外,墨西哥也是中方轉運商品的重要國家。而其它國家,如加拿大、以色列和斯里蘭卡等,也極少量地參與了中方的轉運活動。

鮑爾指出,美國越是試圖在這個問題上努力對抗中方,就會有越多的公司最終設立第二據點。

他說:「如果政府打擊轉運活動,短期內可能會造成混亂,但是也可能加速中國在東南亞和拉美的投資。」

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最近對貿易數據的分析顯示,在美國實施關稅之前,中國對東南亞市場的出口額出現大幅增加,這也促使特朗普政府將轉運作為貿易談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台Truth Social上向全球發布了致貿易夥伴的信,他在信中明確:「為逃避更高關稅而轉運其它國家的貨物,將被徵收更高的關稅。」在此情況下,老撾將面臨40%的關稅稅率,而柬埔寨和泰國將被徵收36%的關稅。

瑞訊銀行(Swissquote Bank)高級分析師伊佩克‧奧茲卡德斯卡婭(Ipek Ozkardeskaya)在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大紀元時報》的一份說明上寫道:「對一些亞洲國家的徵稅,顯然是將矛頭指向中國,就是因為轉運問題。」

(Source: Haver Analytics)
(Source: Haver Analytics)

因此,參與轉運的國家將需要判斷,在面對美國提高關稅並踏上微妙的外交鋼絲繩之下,是否仍然值得參與轉運業務。

專家指出,即使轉運的貨物對於本國價值的貢獻不大,越南企業仍能藉由處理與重新分配貨物所涉及的海關服務、物流及倉儲業務獲得經濟利益。

2025年7月7日,貨櫃在印度尼西亞泗水(Surabaya)的國際貨櫃碼頭裝船。長期以來,中共當局一直通過越南、印尼、台灣和墨西哥等國進行轉運,以規避美國的貿易限制。(Juni Kriswanto/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7月7日,貨櫃在印度尼西亞泗水(Surabaya)的國際貨櫃碼頭裝船。長期以來,中共當局一直通過越南、印尼、台灣和墨西哥等國進行轉運,以規避美國的貿易限制。(Juni Kriswanto/AFP via Getty Images)

據路透社查閱的文件顯示,越南政府一直在嚴厲打擊向美國和其它貿易夥伴轉運貨物的行為。根據越南工貿部的指令,貿易和海關官員以及其它機構必須對工廠進行嚴格檢查,並對「越南製造」標籤進行監督。

與此同時,越南或許能從放棄轉運中獲利,這主要得益於關稅優勢,以及外國公司正在將業務向東南亞市場轉移。實際上在過去幾年中,越南已經成為主要的製造和裝配中心。

在美越貿易協議公布之後,7月2日越南財政部長阮文勝(Nguyen Van Thang)在內閣會議上表示:「這是一個重要的談判結果,它為越南企業帶來了希望和前景。」

世界上其它國家是否會像越南一樣接受這些貿易條款,未來幾周還有待觀察。

美國進口商面臨的挑戰

卡恰特良表示,如果白宮「通過強制性原產地審計、供應鏈可追溯性要求,或者是裝運前驗證」等方式,在雙邊貿易協定中實施更嚴格的規定,中方可能會面臨巨大的障礙。

「許多美國出口商依靠這些變通辦法來保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他說道,「破壞這些渠道,很有可能導致一波真正的離岸外判浪潮——將製造業全部遷出中國,或導致供應鏈萎縮,這也會波及整個東南亞地區。」

2025年7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離開白宮前往佛羅里達州時與記者交談。特朗普政府將打擊轉運作為貿易談判的重點。(Madalina Kilroy/The Epoch Times)
2025年7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離開白宮前往佛羅里達州時與記者交談。特朗普政府將打擊轉運作為貿易談判的重點。(Madalina Kilroy/The Epoch Times)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企業如果計劃繼續採購外國商品,也需要克服重重障礙。

如果特朗普政府加大對轉運的打擊力度,美國進口商將被迫對其供應鏈進行嚴格審查,以避免不慎違規。同時,更嚴格的執法也會增加成本,導致交貨延誤。

卡恰特良表示:「企業已經著手在進口業務方面加強準備,包括從要求提供工廠審計記錄,到使用(物聯網)設備進行基於位置的可視性追蹤等各種做法。」

「如果轉運方面的執法再次成為政治優先事項,那麼受影響的將不僅僅是中國,整個進口生態系統都會感受到連鎖反應。」他說道。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Office of the U.S. Trade Representative)的數據顯示,2024年越南向美國出口約1370億美元的商品,比2023年增長超過19%。

路透社對此報道有貢獻。

原文:How Beijing Evades Tariffs and How the US Is Fighting It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