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仍在持續,歐盟也一直在外交、經濟和軍事等多方面支持烏克蘭,但歐洲聯盟至今仍然從俄羅斯進口部份燃料。這種看似矛盾的現象,其實背後有著複雜的經濟、歷史和現實考量。能源收入一直是俄羅斯的重要財政來源之一,繼續購買俄羅斯燃料無疑會為俄方提供資金支持,這對烏克蘭及歐盟自身的利益都會產生負面影響。然而,歐盟之所以尚未完全切斷俄羅斯能源進口,主要有幾個關鍵原因。
首先,歐盟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由來已久。數十年來,歐盟大量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和石油。戰爭爆發前,俄羅斯供應了歐盟約45%的天然氣和超過四分之一的石油,現已分別降至約19%與3%。這種依賴不僅體現在貿易數據上,更深植於歐洲的能源基礎設施之中。許多中歐、東歐國家的管道和煉油廠,都是根據俄羅斯的能源規格設計和建造的。要徹底改變這種結構,不僅需要巨額投資,更需要數年的時間來完成轉型。
其次,歐盟已經制定了逐步淘汰俄羅斯燃料進口的計劃。根據目前的政策,歐盟承諾在2027年底前終結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並已立法要求在此之前停止所有俄羅斯天然氣和石油的進口。然而,若要完全且立即終止進口,歐盟將面臨能源短缺、價格飆升以及經濟動盪的風險。為了平衡切斷俄羅斯收入與維持能源穩定的雙重需求,歐盟選擇分階段淘汰進口,讓短期合約於2025年年底前結束,所有長期合約則於2027年年底前終止。同時,歐盟也在積極尋找替代供應商,加速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但這一過程並非一蹴而就。
此外,歐盟在執行能源制裁時也面臨一些漏洞和間接進口的問題。舉例來說,部份俄羅斯原油會先運往印度、土耳其等國家進行精煉,再以成品油的形式出口到歐盟。這些精煉產品並不總是被歐盟制裁所涵蓋,成為俄羅斯能源間接流入歐盟的管道。類似地,俄羅斯天然氣有時會經由第三國轉運,標示為非俄羅斯來源,進一步增加了執行上的難度。
最後,歐盟各國在能源依賴程度和國家利益上存在差異,這使得制定和執行統一政策變得更加困難。部份國家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遠高於其他國家,導致在政策協調上需要更多妥協。此外,許多現有的長期能源合約具有法律約束力,若單方面終止這些合約,歐盟可能面臨高額賠償或法律訴訟的風險。
總體而言,歐盟持續購買俄羅斯燃料,明知不利戰事但卻由於歷史依賴、基礎設施限制、能源安全需求以及政策執行上的現實挑戰。儘管如此,歐盟已大幅減少俄羅斯能源進口,並設定明確的完全淘汰時間表。隨著新立法的推進和能源多元化進程的加快,預計未來幾年歐盟將徹底切斷與俄羅斯的能源聯繫,從而減少對俄羅斯戰爭資金的間接支持。@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