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當下有兩個特殊背景:一方面,中共政府在去年9月24日起改變政策,接連發布多個措施試圖大規模刺激經濟,但是成效不佳,力道早已經減弱,今年以來的一些措施也是如此;另一方面,中美貿易談判前景不明,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公布了對多個國家徵收新關稅的稅率,如果談判陷入僵局,中國經濟當前的主引擎外貿出口可能就要熄火。
除了大量的社會問題,例如,人口危機、養老危機、就業市場嚴峻和失業潮等等,宏觀經濟方面的多個危機也在產生共振。例如,產能過剩、「殭屍企業」和通貨緊縮等等。
那麼,產能過剩這個問題為甚麼必然會出現在中國?從本質上來說,中共的稅收制度已經註定了社會的經濟架構,中國並不是由需求端引導的消費型社會,而是由供給端引導的生產型社會。在中國,生產企業都有一項必須要繳納的稅種——增值稅,這個稅每流轉一次就會繼續加上一層稅。
增值稅為最主要的稅種之一,增值稅的收入佔中共財政全部稅收收入的30%以上,是最大的一個稅種,由中共國家稅務局負責徵收。2012年1月1日起,由地方政府100%收取、最大稅收來源的營業稅改為增值稅,首先由上海市進行試點,此後逐步擴大試點範圍。自2016年5月1日起,增值稅收入中50%為中央財政收入,50%為地方財政收入。進口環節的增值稅由海關總署負責徵收,收入全部歸為中央財政。
2026年1月1日起,《增值稅法》開始實施,中共給自己徵稅建立了「法律」依據。
從商品原材料到終端,商品產出的過程,增值稅都會從各個企業以及各個環節上徵收一次。每一次的收取都有抵扣,當產品完全生產出來,流入市場,不管最終這個產品能不能被銷售掉,中共政府都已經從這件商品每個流轉環節提前收了稅。被收的稅也已經被企業算作商品生產的成本,加入到了產品的出廠價等。
商品售出後,這個稅最後再由消費者來買單,所以中國商品的銷售情況對於中共來說並不是很重要,中共稅收部門的重心只是留在了供給端,而非需求端。
與中國不同的是,許多國家只是收取市場中的消費稅。在西方一些國家,假如一個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沒有在市場上賣掉,那麼這個商品對國家來說就是沒有稅收,因為產品只有銷售後,國家才有稅收,這也就致使了他們的政府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刺激市場的消費。
而中共卻覺得它的這些手段,真的可以有效地增加稅收。這些企業是中共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所以中共才有很大的動力給企業種種政策、支持,並對一些輕微瑕疵的企業選擇性執法。
在這種政策的作用下,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最終自然不可避免的發生。同時,消費疲弱的狀況也會發生。只有一個市場消費為主導的國家才能從技術上解決產能過剩、經濟通貨緊縮的問題。
這就是為甚麼過去很多年中共政府總是格外重視企業的生產與發展,同時基於企業種種政策優惠支持。當經濟出現問題時,中共也會率先提出對企業更多的支持,無論是退稅、減稅,或者是給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增加融資渠道等等一系列的政策,基本都給了生產企業。甚至一些存在違規情況的企業也會得到從輕處罰或者不罰款的待遇,好讓這些企業繼續提升生產規模,避免直接破產。
這樣就催生了大量的「殭屍企業」。「殭屍企業」指那些已喪失自我發展能力和市場活力,主要依靠政府補貼、銀行貸款或外部救助等方式維持生存,長期處於虧損狀態且扭虧無望、佔用大量資源卻未能創造相應價值的企業。「殭屍企業」的存在不僅會嚴重阻礙市場發展,同時也會限制健康企業的成長。
同樣,中共也害怕企業倒閉引發大規模裁員,造成社會動盪,進而對其政權「穩定」產生影響。例如,在山西省明顯地體現了這樣的情況。山西省曾是中國西北地區煤炭生產的重要基地,如今卻遍布著成千上萬座廢棄的煤礦。2024年,山西近40%的工業企業出現虧損,幾乎是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
從中共發布的措施來看,其也有所察覺。最近一些年,對內,大力促進及「村村通」,緊接著發布各種家電下鄉和補貼的政策,之後又進行消費品大規模以舊換新。對外,積極推廣「一帶一路」計劃。其實都是要消耗過剩的產品、降低庫存,希望緩解產能過剩的問題。
比「殭屍企業」狀況好一些的企業,也因產能過剩打起了價格戰,希望能增加更多的銷售額。
中共的這些政策都加重了通貨緊縮。最新官方經濟數據顯示,中國最久的通貨緊縮周期正在不受控制的持續下去。中國6月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連續第33個月為負數。
通貨緊縮對經濟和民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在通貨緊縮期間,會加重債務的負擔,尤其影響那些持有長期債務的人,比如房屋抵押貸款。並且,人們會推遲購買商品和服務,因為人們期待價格會繼續下跌。這可能會導致需求減少,從而抑制經濟增長。企業也會推遲投資,因為他們擔心產品和服務的價格會繼續下降。這可能會導致資本投入不足,進而影響經濟的生產能力。
在通貨緊縮期間,企業可能會面臨成本下降的壓力,包括員工工資。這可能會導致工資下降,從而降低人們的購買力。
一旦形成通貨緊縮螺旋,就成為一種惡性循環,因為消費的減少會導致生產減少,從而進一步降低價格。這可能會導致經濟陷入長期的通貨緊縮狀態,難以擺脫。
另外,通貨緊縮還可能導致心理效應,即人們認為經濟前景不佳,進而降低消費和投資意願,從而加劇經濟的不穩定性。此外,通貨緊縮還可能增加債務違約和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進一步加劇經濟衰退。
所以說,中國宏觀經濟方面的多個危機產生共振的根源,是中共枉顧經濟事實、以增加財政收入為主的政策。@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