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多地居民反映,警方與居委會要求強制下載安裝名為「金護」的反詐APP,甚至傳出「不裝罰500元」的說法,引發廣泛關注。中共官方從今年3月份「掃碼送雞蛋」到7月份「強制登記查驗」,推廣方式不斷升級,民怨也隨之高漲。
上海警方研製的「金護」APP自今年3月開始推開至今,民眾反應冷淡。7月18日,閔行區居民薛先生對《大紀元》表示,近期居委會頻繁宣傳「金護」APP,聲稱可攔截詐騙電話、還可保障銀行賬戶安全,但語氣中隱含強制意味:「他們說不裝就罰幾百塊,這不是霸王條款嗎?」
他還質疑,電話是否已遭監聽:「我海外朋友打電話來,剛講完,居委會就打來說『你剛才和誰通話』。這不是監控是甚麼?」
從「掃碼送蛋」到「不裝罰款」,上海推廣「金護」的方式引發輿論反彈,社會各界對個人私隱和公民權利的憂慮亦不斷升高。
黃浦區居民小徐表示,派出所近期幾乎每天派人到社區登記哪戶未裝「金護」,「不裝就罰錢,憑甚麼?APP又不是強制軟件」。她對這種近乎「績效式」推廣深感反感。
除了罰款威脅,還有市民遭遇警方約談。網絡活躍人士周小姐對《大紀元》透露,一個月前,她被警方以核對地址為由帶走,實際上是查看她手機通訊紀錄。「他們檢查我手機,說偵測到我和國外有聯絡,要求說明聯繫人是誰,還拍我全身照。最後強迫我裝『金護』才讓我走。」她的一位廣東朋友也遇到類似情況。
事實上,強制安裝反詐APP的現象並不限於上海。早在2023年,內蒙古、黑龍江等地已有旅客、市民被要求安裝相關軟件。在內蒙古烏蘭察布火車站,警方設攤位檢查手機是否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未裝者不得出站。一些醫院、街道、甚至高校也出現警察監督安裝的情況。
呼和浩特居民袁立(化名)認為,當局防詐的另一真實動機是監控通訊。他對記者說,「現在手機上裝反詐APP的人很多,(當局)其實是為了監控。(民眾在)微信、QQ上說甚麼,他們都知道。現在一封號就是永久封禁,當局的目的是提高對通訊領域的控制。」
在校園內,類似做法也屢見不鮮。江西師範大學保衛處曾要求全校學生必須在手機上安裝國家反詐APP,並進行手機抽查。有網民將此類措施比作疫情期間的強制疫苗接種,批評當局以「安全」之名掩蓋「控制」實質。
湖南長沙一位不具名人權律師表示,強制安裝反詐軟件侵犯了個人私隱權與通訊自由,民眾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訴訟。他呼籲,政府應保障公民基本權利,而非以反詐名義推行技術監控。#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