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聚會約吃飯會去哪裏?日式放題、韓燒、西餐?結婚擺酒又去哪裏?酒店?單憑這些答案,便已經預言了酒樓正步向黃昏。香港餐飲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結業潮,傳統酒樓的倒閉尤其令人唏噓。

位於金鐘統一中心、開業35年的名都酒樓將於今年9月27日結業,而擁有近40年歷史的鴻星海鮮酒家的最後一間分店——旺角MOKO新世紀廣場店,也於今年7月2日突然關閉。

現象背後反映晚間宴會生意銳減,名都酒樓依賴團體宴會和酒席作為主要收入來源,但近年香港經濟不景,訂枱量大幅減少。黃家和強調,酒樓需聘請大量員工維持服務質量,例如點心部門需多名師傅製作多款點心,成本高企難以應對客源萎縮。

金鐘作為傳統商業區,近年不少公司搬離至啟德或九龍東等地,下班後人流稀少,進一步影響名都酒樓的晚市收入。隨着灣仔會展中心的高檔宴會廳投入使用,名都酒樓失去大量商務客源。

另一問題當然是高昂租金壓力。旺角MOKO分店月租高達76萬至84萬元,2025年2月更被業主新鴻基地產追討兩個月共約168萬元的租金。儘管多次與業主磋商減租或暫緩交租,但未能達成共識。同時,本地消費市場持續疲弱,旅客消費模式轉向北上或其它低成本選擇,令酒樓收入大幅下降。

名都酒樓、鴻星中菜、甚至沙田公屋邨富東閣海鮮酒家的結業,均反映出一個嚴肅的問題。酒樓不僅是餐飲場所,更是香港文化載體。名都酒樓以其傳統推車仔點心聞名,鴻星中菜則以精緻粵菜吸引本地食客與遊客。然而,隨着酒樓相繼結業,這種獨特的文化體驗正面臨消失的危機。

飲茶不僅是吃點心,更是一種社交儀式,包含「嘆茶」、「等位」和「找車仔」的獨特體驗;而精緻粵菜講究食材和烹飪技藝,需專業師傅支持,這些要求在高租金和縮小的家庭結構下難以實現。酒樓的經營模式依賴大家庭聚餐和大型宴會,但如今家庭規模縮小,十幾人聚餐已不常見,市場需求萎縮令酒樓難以為繼。

面對酒樓結業潮,單靠市場調節難以挽救這一文化遺產。政府可能要承擔更大責任,補貼老牌酒樓,確保粵菜和飲茶文化的延續;在故宮博物館、文化中心或啟德體育園等政府設施「保育」傳統酒樓,作為展示香港飲食文化的窗口;資助粵菜師傅培訓,確保烹飪技藝不因市場壓力而失傳;透過旅遊推廣和文化活動,提升市民和遊客對酒樓文化的興趣,刺激市場需求。

酒樓結業不僅是商業經濟問題,更是香港文化存續的危機。推車仔點心、圍桌粵菜和飲茶文化是香港的獨特標誌,若任由酒樓漸漸「全軍覆沒」,這座城市的文化身份將失去重要一環。在市場經濟與文化傳承之間,政府有責任找到平衡點。◇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