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有多間健身及美容連鎖店接連倒閉,涉及長期合約等問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今日(19日)在有線新聞節目中表示,計劃於今年第四季就規管預繳式消費展開諮詢,包括消費年限上限及金額等方面的規範。

丘應樺稱,雖然現時《商品說明條例》已禁止商界採用不良的經營手段,由海關負責執法,但是當局也聽到市民不少意見。所以當局將於今年內推出諮詢,探討如何具體規管預繳式消費,例如消費年限或金額的限制。他透露,目前不會預設針對特定行業,但需要平衡業界和市民的利益,若規管過於嚴苛,可能對業界的經營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政府曾於2019年進行諮詢時建議對3千元以上的消費設立冷靜期。當被問及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是否會調整金額,丘應樺表示尚未有最終決定。

關於零售餐飲業結業潮以及商業物業空置率創歷史新高,丘認為隨著經營模式的變化和科技的進步,對商業物業的需求和面積要求有所改變,呼籲業界創新,以吸引遊客和本地居民留港消費。他認為,不少業主已提供租金減免以幫忙企業,但具體情況因個案而異;業主也有自身困難,無法「一刀切」減租,希望各方能通過協商達成共識,互相幫忙。

他續指,5月零售銷售總額回升有鼓勵作用,下半年將有多場「盛事」,包括足球賽事和演唱會,期望業界能配合,進一步激發市民和旅客的消費意欲。

此外,丘透露計劃整合投資推廣署、貿易發展局及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這3個機構,更有效地運用現有資源。他形容投資推廣署致力於吸引海外企業落戶香港,貿發局則協助本地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海外14個經貿辦事處則扮演協作角色,提供法律資訊、稅務安排等支援。

他表示,政府已訂下目標,計劃在3年內引進1,130家企業落戶香港。數據顯示,自2023年1月至今年上半年,已成功吸引1,300家企業。這些企業帶來約1,600億港元的投資,並創造了1.9萬個就業機會;相關企業來源地以美國(113家)和英國(89家)為主,其次是新加坡和加拿大等地。

他又稱,雖然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和存在地緣政治挑戰,但是歐美企業對香港營商環境的信心「依然強勁」,預計未來將有更多資金流入。香港憑藉其「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夥伴」的獨特定位,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的廣闊機遇,將持續吸引全球資本。@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