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證券交易所(簡稱「深交所」)的四個交易席位近期在阿里資產平台再次流拍,起拍價已從最初的60萬元腰斬至29.55萬元(人民幣,下同),這已是這些席位第九次拍賣失敗。這不僅是一宗法拍案,更是中國證券行業生態變遷的一個縮影,也暴露出當前市場活力不足的現狀。
近日,在阿里司法拍賣平台上,深交所四個交易席位被拍賣,起拍價均為29.55萬元。這些交易席位原屬一家信託公司,後被資產處置拍賣。此次拍賣已經不是這四個交易席位的首次拍賣了——之前被拍賣八次,均遭遇流拍。
上述四個交易席位是四川金租公司所有的珠海中業信託投資有限公司在深交所的交易席位。
該交易席位係由法院做出民事裁定,將珠海中業信託投資有限公司的交易席位作價抵償給四川金租公司,但未辦理過戶登記。
拍賣公告表示,該交易席位現仍在珠海中業信託投資有限公司名下,因四川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不具備深圳證券交易所會員資格,所以在該交易席位被法院裁定作價抵償給四川金租公司後並未辦理過戶,而是通過財產保全方式鎖定權利。因此,競買人在競得該交易席位後,該交易席位將直接從珠海中業信託投資有限公司過戶至競買人名下。
拍賣公告稱,本次拍賣對競買人存在資格限制,競買人應當自行向深圳證券交易所諮詢了解是否具備受讓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席位的資格條件。若因競買人不具備受讓交易席位資格導致最終無法過戶的,由競買人自行承擔法律責任。
據深交所席位管理細則,交易所席位只能在會員間轉讓。會員轉讓席位,應當簽訂轉讓協議,並向深交所提出申請。深交所自受理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對申請進行審核,並做出是否同意的決定。目前,深交所有122家會員,主要是券商以及證金公司。按照上述要求,也就是只有券商及證金公司能夠有資格參與競拍。
《深圳證券交易所席位與交易單元管理細則》規定,席位代表了會員在交易所的權益,會員須擁有席位方可在交易所進行交易。會員應當至少取得一個席位,會員向交易所購買席位,應當提出申請,向交易所購買一個席位的費用為60萬元。
交易席位對券商而言並非稀缺資源,不少券商的交易席位都超過了100個,日常使用已經足夠。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泰證券在上交所擁有132個交易席位,529個交易單元;在深交所擁有32個交易席位,522個交易單元;股轉/北交所擁有17個交易單元。
截至2025年2月28日,麥高證券在上交所總計擁有77個交易席位,其中有19個為出租狀態;在深交所總計擁有22個交易席位,其中有14個為出租狀態;在股轉/北交所總計擁有3個交易席位。
早在2004年1月,當時有媒體報道稱,「雲南證券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七個席位在廣州交易廣場開拍。據業內人士稱,這是國內首次席位拍賣,而60萬元才能申請到的交易席位,起拍價只要25萬元。」#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