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當局近日調整「超豪華小汽車」消費稅政策,將起征價格從130萬元大幅下調至90萬元人民幣,並首次將純電動及燃料電池等新能源車型納入徵稅範圍。業內人士指出,此政策變化反映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下,高淨值人群消費意願下降,以及高端車市需求疲弱,政府沒錢的現狀。
中共下調「豪車稅」門檻 新能源車首次波及
綜合《第一財經》、《華夏時報》消息,自7月20日起,中共財政部與稅務總局最新發布的《關於調整超豪華小汽車消費稅政策的公告》將售價(不含增值稅)90萬元及以上的各類動力乘用車和中輕型商用客車(包括純電動、燃料電池等新能源車型)均納入「超豪華小汽車」徵稅範圍,並在零售環節加徵10%消費稅。
相較於2016年設定的130萬元起征標準,此次調整不僅大幅降低了價格門檻,也顯著擴大了徵稅對象範圍。
官方政策明確指出,新能源車型因無氣缸容量限制,僅在零售環節徵稅;而傳統燃油車型則維持在生產(進口)和零售兩個環節分別徵稅。此項調整被市場解讀為將進一步壓縮高價新能源車的利潤空間,並可能促使部份車企和經銷商提前消化現有庫存。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此次豪車稅門檻的下調,實則精準捕捉了近年來中國高端汽車市場實際交易價格的持續走低趨勢。
全國乘用車市場訊息聯席會(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近年來豪華燃油車型的促銷力度不斷加大,截至2025年6月,平均促銷幅度已達26.8%。原先130萬元區間的車型,如今實際成交價普遍已降至90萬元左右。因此,此次稅收門檻的調整,更像是對市場真實變化的被動式跟進。
豪華車市現短期搶購潮 難掩消費信心不足
據藍鯨新聞報道,官方政策公布後,中國市場短期內出現了一股搶購熱潮。保時捷、奔馳、寶馬等品牌銷售點均上演了消費者「趕末班車」的現象,尤其是保時捷911、帕拉梅拉等主銷車型更是供不應求。銷售人員直言:「晚買兩天就要多付十幾萬。」
然而,這波搶購潮的背後,更多地暴露出潛在購車者對未來消費稅負擔加重的擔憂,而非對高端消費市場的真實信心反彈。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售價90萬元以上的新車銷量約為3.7萬輛,其中新能源車型僅為214輛,燃料電池車型銷量更是掛零。業內人士指出,此次政策調整受影響最大的並非勞斯萊斯、賓利等超高端品牌,而是保時捷、平治S級等兼具銷量和品牌溢價的車型。
高端消費低迷 超豪華大幅降價求生
與此同時,部份超豪華品牌被迫大幅降價求生。例如,瑪莎拉蒂Grecale原指導價超過65萬元,但部份經銷商為清庫存,售價一度跌至38.88萬元,這無疑是其銷量困境的真實寫照。
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5年前5個月,瑪莎拉蒂在華累計銷量僅384輛,同比大幅下滑。賓利、勞斯萊斯、法拉利、蘭博基尼等品牌同期在華銷量也均出現明顯下降,降幅均超過兩成。
《每日經濟新聞》19日報道,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訊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披露的數據,今年前5個月,賓利在華銷量為884輛,同比減少20%;勞斯萊斯在華銷量為289輛,同比減少23%;法拉利在華銷量為300輛,同比減少14%;蘭博基尼在華銷量為157輛,同比減少39%。
在崔東樹看來,超豪華品牌整體走弱,體現出超高端消費群體的購買力暫時放緩。
中國財政收入增長乏力
儘管官方宣稱下調「豪車稅」門檻旨在「引導合理消費」,但業內普遍認為此次政策出台的理由,實則更凸顯出中國財政收入增長乏力與高端消費能力下降的雙重現實。消費稅作為中國第三大稅種,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收入增長僅為1.6%,財政壓力凸顯。
豪車市場作為觀察中國經濟信心與消費能力的晴雨表,其冷暖已然成為當前中國消費結構變化的縮影。消費信心不足、高端需求萎縮,正成為當下中國經濟轉型中無法迴避的現實訊號。#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