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打算設立本港第3間醫學院,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在今日(26日)播出的有線新聞節目中表示,預計在《施政報告》發表前向特首提交設立第3間醫學院的建議,新醫學院初期計劃招收約50名學生,其中非本地生可能佔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盧寵茂稱,籌備新醫學院工作小組已與提交提案書的3間大學舉行了兩次會議,當局將與工作小組專家召開會議,總結3間大學的方案,預計在《施政報告》前向特首提交建議,並由特首和行政會議的政策會議決定後續行動。

盧期望新醫學院能與現有兩間醫學院形成差異化發展,在教職員及學生來源上避免不良競爭。第3間醫學院將主要招收擁有第2學位的學生,包括非本地生。他預計新醫學院初期的招生規模不會太大,初步估計約50人左右,非本地生約佔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當被問及面對政府財政赤字,當局在評估哪間醫學院能脫穎而出的條件時,會否更重視院校自行籌募資源的能力。盧寵茂回應稱,資金肯定是一個考慮因素,但不會說是最主要的因素;醫療尤其是醫務人才的培養,質量至關重要,不能因為資金問題而偷工減料、將貨就價。

關於會否要求非本地生畢業後需留港工作一定年限時,盧寵茂解釋,醫學院與其它學院不同,學生通常有志於在香港從事醫生工作。他有信心非本地生會選擇留港服務,接受專科醫生培訓,甚至長期在香港紮根發展。

另外,立法會法案委員會周二完成審議「控煙十招」草案,大會於9月恢復二讀辯論,其中一項措施是明年起將法定禁煙區擴展至學校、醫院等專用出入口周邊3米,政府亦有權在有需要地區訂立大範圍禁煙區。

盧寵茂稱,當局會考慮在學校區、長者較多、遊客較多或醫療機構較密集的區域設立禁煙區。例如,上海市於今年3月將部份旅遊區設為禁煙區,因為考慮到許多遊客不願吸入二手煙,因此在這方面,控煙政策有時也有助於促進旅遊。

當局於前年11月推出與家庭醫生合作的慢性病共治計劃,20個月內吸引14萬市民參與血糖、血脂等健康篩查,盧形容反應相當理想。關於全港有超過3千名家庭醫生,但只有約670人參與計劃,盧解釋計劃是一項全新項目,實際執行過程中,仍有許多方面需要持續改進,例如部份醫生反映登記流程可能較為繁瑣,當局已在過去逐步改進。@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