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可負擔性一直是人們普遍關注的議題,根據查普曼大學人口統計與政策中心今年最新的一項研究,全球10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最為嚴峻,人們難以承受樓價,其中美國和加拿大佔據六個,單加州就有四個城市上榜。但全球最難以負擔得起買樓的城市是香港。
二十多年來,查普曼人口統計與政策中心的《Demographia國際住房負擔能力報告》一直是人們關注住房成本的黃金標準。今年的研究是和加拿大公共政策前沿中心合作。
2025年版《Demographia國際住房負擔能力報告》提供了八個國家95個主要市場(大都市地區)2024年第三季度的住房負擔能力評級。在評估房屋可負擔能力時,Demographia使用中位數倍數,即樓價收入比,用樓價中位數除以家庭收入中位數。
今年多了一個「難以負擔」(impossibly unaffordable)類別,即一個城市中等收入家庭在樓價中位數倍數為9.0的情況下難以負擔住房的極端情況,即樓價是收入中位數的9倍以上。三十多年前,這種難以負擔的水平還不存在。此外,對於中等收入家庭來說,獲得這種中位數倍數的房屋貸款幾乎是不可能的。
研究結果顯示,在加州四大都市區——聖荷西、洛杉磯、三藩市和聖地牙哥——買樓「簡直難以承受」。檀香山地區的樓價中位數是收入中位數的10倍,也躋身十大難以負擔樓市之列。
研究發現,在所分析的市場中,有12個樓市被歸類為「難以承受」,沒有一個大都市地區被認為是「可負擔的」。「可負擔」市場是指樓價中位數不超過該地區年收入中位數的三倍。
最難負擔的房地產市場是香港,那裏的樓價中位數是當地工人收入中位數的14倍多。澳洲的樓價也同樣難負擔。悉尼、阿德萊德和墨爾本等大都市地區也都進入了前十名。
以下是十大最難負擔樓市及其樓價收入比:
香港:14.4
悉尼:13.8
加州聖荷西:12.1
加拿大溫哥華:11.8
洛杉磯 11.2
澳洲阿德萊德:10.9
檀香山:10.8
三藩市:10
澳洲墨爾本:9.7
加州聖地牙哥:9.5
「這些高樓價很大程度上是試圖限制邊緣地區增長政策的產物,而這一直是城市發展的慣常方式。」查普曼大學人口統計與政策中心主任喬爾·科特金(Joel Kotkin)在研究中指出。
例如,在加州,該州正在努力保護更多自然土地,同時推動高密度住房的開發,例如公寓樓以及小型住宅和後院小屋等附屬住宅單元。
然而,查普曼報告的作者Wendell Cox表示,增加住房密度並不一定能解決經濟適用房危機,因為新建住房通常面積小且價格昂貴,很少能滿足許多中等收入購房者的需求或偏好。
公共政策前沿中心(Frontier Centre for Public Policy)主席David Leis在報告中指出,經濟適用房的惡化,「是當前影響中產階級和工薪階層生活成本危機的主要驅動因素」。#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