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股上證指數(滬指)7月24日站上3600點,雖然A股從今年1月份以來呈上漲走勢,但股民卻感受不到「牛市」帶來的紅利,紛紛感嘆:「只賺指數不賺錢。」
7月24日,上證指數上漲0.65%,收於3600點關口之上。但25日,A股三大股指微微走低,上證指數報收3593.66點,跌下3600點。
上證指數從今年1月份開始呈上漲趨勢,從1月份3407點左右,上漲至25日的3593.66點,年內累計漲幅約5.5%左右。
但和市場表現不同,廣大股民卻沒有感受到市場上漲帶來的「紅利」。
大陸知名財經自媒體人吳曉波7月26日透露,很多投資者表示自己並未「吃到肉」,有人感嘆「買在3400,虧在3600」,還有人說自己是「身在牛中不知牛」,更有甚者用「牛災」來形容自己逆勢下跌的帳戶。在大陸各大論壇,很多股民和投資者「只漲指數不賺錢」的抱怨十分普遍。
而在投資者的感知中,牛市應該是「普天同慶」,大家一起漲,即使沒踩準最佳節奏,也至少能水漲船高,賺個10%~20%;如果運氣好抓到牛股,或許能獲得100%,甚至更高的收益。
對此,吳曉波認為,在投資中,決定全年收益的往往就是那幾個關鍵交易日,以今年為例,如果投資者有幸提前布局大金融、大基建,收益率或許在20%左右;但如果沒有及時上車,那麼就很容易出現踏空,甚至虧損。
吳曉波分析說,具體來講,自6月23日至7月24日的23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從3359.90點上漲至3605.73點。如果投資者持有的是科技板塊,那麼就意味著與本輪「牛市」無緣。
東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剛認為:「本輪反彈並未形成交易的主線,而是呈現『電風扇』式的輪動特徵。」
而當上證指數站上3600點後,不少資金選擇了「落袋為安」,顯示隨著收益的增長,基金投資者對市場未來走出大牛市的信心並不充足;而多次當股市不斷下滑,出手救市的「國家隊」此時也有意識地賣出所持有的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
也有資深投資者提醒,滬指在3600點附近存在大量的歷史套牢盤,如果後續行情不能持續放量,站穩腳跟,則很可能引發衝高回落的風險。
對此,網民「隔壁老叔」也表示了同感:「指數漲了但多數人沒賺到錢,資金在權重板塊間快速切換,散戶跟不上節奏。像銀行、基建這些拉指數的板塊,普通投資者要麼不敢買,要麼買不上,外資和公募是悶聲發財了。」#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