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友好氛圍推動下,主打俄羅斯進口產品店家去年12月起在中國多地掀起消費熱潮,上海、杭州、廣州等城市均可見招牌;由於涉及「國產充斥」「無證經營」等問題,這類店家正陷入倒閉潮。
上海「俄羅斯商品」店家倒一片
「俄羅斯商品館」「俄羅斯國家館」等店家去年12月起在多個城市掀起消費話題,藍色底、白色字顯眼招牌加上熊、俄羅斯娃娃等裝飾元素,這類店家營造出俄羅斯國家印象,店家標語寫著「硬核俄貨」「中俄互貿」招手消費者。俄羅斯商品館採實體店面經營,也有搭棚快閃店,在消費者好奇心驅使下,一度有排隊結賬現象,歷時八個月後,現正陷入大規模倒閉潮,背後原因與大規模展店同質性高、涉及廣告不實、商品品質問題有關。
一家上海俄羅斯商品店內員工對中央社表示,店內商品大多是從黑龍江省的俄羅斯貨源代理商進貨,目前店內有打折促銷活動,這是為了準備整修、改裝,規劃將調整店面空間,引入更多俄羅斯商品。
俄羅斯商品店內銷售酒、果汁、餅乾、糖果、朱古力、油品、蜂蜜、肥皂與其它等多款商品,檢視商品外包裝可發現,多以俄羅斯文為底,另貼中文標籤。店內有標明原產國為俄羅斯的商品,也有原產國為越南的罐裝果汁。
上海市場監管局今年1月接獲關於俄羅斯商品店大量投訴,內容包括「國產假冒進口」,商品號稱來自俄羅斯,實際產地在中國。上海市場監管局檢查47家店家,對於其中6家立案調查,包括店家涉及無照經營、宣傳不實、食品經營者未備案等問題。
有的店家為了噱頭,以「俄羅斯國家館」大加宣傳,試圖誤導消費者。
俄羅斯駐中共大使館今年1月也透過微博澄清,目前官方授權俄羅斯國家館僅限於俄羅斯出口中心支持開設的場館,提醒消費者注意假冒俄羅斯進口的產品。
透過大眾點評、高德地圖等在地App搜尋,目前在上海市僅能搜尋到極少數俄羅斯商品館,部份店家依據地址前往也不再見到,例如豫園商圈原先俄羅斯商品館店址現為「全球零食集合店」,杭州、蘇州、廣州、重慶、成都等多個城市俄羅斯商品館現也在接續關店中。
深圳也有「俄羅斯商品館」 民眾:被坑了
去年底,「俄羅斯商品館」在大陸多地出現,深圳亦有不少類似店舖。但《封面新聞》當時報道,據調查,店內商品多數為中國東北地區製造,並非俄羅斯進口產品。有業內人士表示,一些經銷商可能採用了購買俄羅斯商標在中國國內生產的模式。
成都一家俄羅斯商品館中,商品類型豐富,包括蜂蜜、醬油、通心粉、餅乾、水果燕麥、奶粉、牛筋腸等,並貼有俄文標籤。但店內不少產品的產地多顯示在中國東北,如奶粉的產地在黑龍江齊齊哈爾市,俄式純豬肉腸的產地在黑龍江牡丹江市,水果燕麥的產地也在牡丹江市。
陸媒記者致電俄羅斯商品館內一款水果燕麥生產企業,對方接線員明確表示,這不是俄羅斯進口產品。「雖然不是進口,但其生產原料或有俄羅斯的成份。」
事件亦在網絡上引發熱議,有廣東網民表示,在深圳萬象城等地亦有見到類似店舖。不少人亦表示店內產品多數並非進口,「我為甚麼在俄羅斯從沒見過?」「大部份都是東北貼牌產品」。
也有人表示賣完才知並非進口:「我還去買了兩次,原來是假的。」「感覺75%的朱古力那個味兒就跟之前東北同事帶的不一樣,一點都不苦,被坑了。」
據《藍鯨新聞》報道,有多家俄羅斯商品館的加盟總部表示,在他們的產品分布中,俄羅斯進口和國產商品佔比大概在80%、20%。其中火腿、麵包、部份奶粉等是東北生產,其它均為原裝進口,加盟商可以自己選擇進口商品/國產商品的比例,總部對此沒有強制要求。
《界面新聞》曾報道,有業內人士稱,把大包奶粉出口再進口,在俄羅斯「過一道水」,回來委託本土工廠生產變成進口奶粉,從產品生產和標識方面,並無法律法規上的問題。#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