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今早(29日)先後發出黃色、紅色及黑色暴雨警告信號。下午2時15分,天文台取消全部暴雨警告信號。由於今年首個黑雨在不少上班族冒着大雨出門口後或抵達公司後才發出,大批網民湧入天文台Facebook專頁留言,質疑為何未能好像早前颱風「丹娜絲」般「超前部署」及早預報。天文台解釋,以現今科技水平要提早預測暴雨出現的位置及時間有一定限制。
今晨多區傾盆大雨,天文台在僅約一小時的繁忙上班時段內,在早上8時05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8時40分改發紅雨,9時10分再改發黑雨。許多上班族趕往工作地點後,才得知天文台已發出黑雨。11時05分天文台改發紅雨,11時45分再改發黃雨,下午2時15分取消全部暴雨警告信號。
在黑雨期間,市區、將軍澳和南丫島的降雨量均超過140毫米,南區和南丫島的雨勢特別大,每小時超過100毫米。筲箕灣耀興道上的雨水沿著山坡傾瀉而下,造成瀑布,洪水將道路覆蓋,車輛經過時紛紛亮起「死火燈」緩慢行駛。在柴灣環翠邨附近,雨水不斷從下水道蓋湧出。
中午12時22分,天文台在Facebook上載影片解釋,本港今早持續受與廣闊低壓槽相關的大驟雨影響,其間暴雨發展相當迅速,9時前後雨勢顯著增強,令天文台一度需要發出今年首個黑色暴雨警告信號。而受暴雨影響的地區較為集中於本港東南部,反之新界西北部雨勢相對較小;又稱暴雨發展具隨機性,以現今科技水平要提早預測暴雨出現的位置及時間有一定限制。
在天文台多條Facebook帖文的留言欄,均有大批網民怒罵天文台沒有及早預報,特別是今早宣布黑雨的帖文,有超過1,500則留言。有人質疑「早上那麼大雨只是黃雨,濕漉漉返到公司就即刻黑雨,現在是天氣預測還是天氣實況啊!」、「超前部署那班人是否9:30上班?」、「一早就應該發黑雨啦,返到公司附近水浸到過河咁!」
亦有網民建議改良暴雨警告機制「警告發得太晚,考慮按18區分級黃紅黑吧!」;亦有網民為天文台辯護,指暴雨警告基於即時數據,批評過份責罵的人不講道理。
另外,渠務署稱,截至29日上午11時半,錄得5宗水浸個案,分別位於柴灣道迴旋處、淺水灣道近南灣道迴旋處、赤柱村道、大浪灣村,以及南丫島橫塱村。其中,柴灣道迴旋處安裝的水浸監測器,錄到最高水深約370毫米,而淺水灣道近南灣道迴旋處水深約150毫米,赤柱村道水深約250毫米,南丫島橫塱村水深約250毫米。署方派出緊急應變隊伍到現場,已完成處理所有水浸個案。@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