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共正式公布《國家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無論一孩、二孩、三孩,每名子女每年均可領取3,600元(人民幣,下同)補貼,直至年滿3周歲。這區區每月300元的補貼,能否真正緩解中國年輕家庭在生育和養育子女方面面臨的重重壓力?
多位身處大城市的年輕人現身說法,共同揭示了這場涉及千萬家庭命運的「生育生死局」。觀察者剖析了中共此政策首次從「投資於物」轉向「投資於人」,除了試圖激活低迷的生育率和經濟活力外,更深層的目的。
社會的「擰巴」現實 嫌新生兒少 嫌大學生多
針對官方公布的《國家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博主「侃見」指出,中國當前存在一個「擰巴」的現實:「一千萬新生兒嫌少,一千萬大學生嫌多。」他質疑,既然鼓勵生育是為了未來的勞動力,為何當下每年千萬大學畢業生卻面臨嚴峻的就業困境?
他說,大學生的家庭為其教育投入了二三十年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理應獲得「體面的工作、合理的薪水」。但隨著經濟下行,以及房地產等傳統吸納大量就業的行業「集中爆煲」,社會就業崗位不增反縮。
這種困境在年輕人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浙江大學文科博士「自然卷卷」的經歷就是寫照:30歲的她,即使是985名校畢業,也難逃失業困境,曾經能進的大廠現在完全沒機會,小公司嫌她學歷高性價比低,她感嘆「現在的工作怎麼會這麼難找?」
分析:新生兒是社會的「純粹資產」與「綁定式消費」
博主「侃見」將新生兒定義為社會的「純粹資產」。他們「不提要求,不談條件」,從出生起就是「優質消費者」,能立即拉動幾十個產業鏈,如奶粉、尿布、童裝、玩具、早教、幼兒園、學區房等。
這是一條長達18年甚至20年的「綁定式消費鏈」,即使中途補貼停止,消費也無法停止,「總不能把孩子塞回去」。
博主引用數據強調新生兒的巨大消費潛力:全國養育一個0到17歲孩子的平均成本約53.8萬元,算上大學更高達68萬元;若在一線城市,上海養育一個孩子到17歲的平均成本高達101萬元。他戲稱孩子是「四腳吞金獸」,養一個孩子相當於在四五線城市貸款買一套房。
高昂的養育成本與家庭難題:300元補貼杯水車薪
然而,這份「純粹資產」背後的養育成本,卻讓無數家庭望而卻步。
大V、騰訊新聞特約作者「鵬友圈」採訪了幾位未生育和已生育的、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聽他們訴心聲。
在北京工作的私企白領李燕,即使過了35歲仍不敢生育,原因就是巨大的經濟壓力和不穩定的工作環境。她與丈夫近萬元的按揭已讓家庭捉襟見肘,丈夫疫情期間被裁員更讓收入不穩。她擔心生孩子後經濟壓力倍增,更怕產假導致失業。雙方父母年邁體弱,無法提供照護,讓她對育兒支援「心裏更沒底」。
在互聯網公司工作的施詩,則親身經歷了生育過程的艱辛與高昂代價。由於公立醫院建檔困難,她選擇了私立醫院。然而,不到27周就早產、孩子在保溫箱度過一個月,導致她自費高達30多萬元,而正常生產可能只需數萬元且有醫保報銷。即使想轉到公立醫院以節省開支,也無處可轉。她面對每天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的賬單,「都已經麻木了」。
媒體工作者王晨在生完孩子後發現,即使有社保報銷,真正的花銷和難題才剛開始。為讓公婆來北京幫忙帶娃,王晨家這對小夫妻不得不額外租下一間每月近3,000元的合租房,在還按揭的同時又背上沉重租金。她心酸地看著父母晚年還在大城市與人合租。當婆婆生病無法照看孩子時,王晨請育兒嫂每月費用高達6,500元,幾乎佔其一半工資。她也發現,針對2歲以下嬰幼兒的托育服務稀缺且費用高昂,加上夫妻倆頻繁加班,難以接送孩子,讓她感嘆「不要再生二胎」。
育兒補貼背後的目的:社會維穩的工具
博主「侃見」深入分析道,此次育兒補貼的核心邏輯是高層希望通過「讓普通人生孩子來促進消費、激活經濟」。而更深層的目的則在於:孩子是家庭的「軟肋」,也是最好的「社會維穩工具」。
他說,非父母比父母更容易犯暴力犯罪。在中國經濟下行、社會惡性事件頻發、維穩經費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孩子能讓成年人不敢「亂來」,從而「穩定社會預期」。他認為,在財政壓力巨大的情況下,政府仍推出這項補貼,足見其對「穩住社會」的重視。
一場「社會博弈」的開始 年輕人手中的「籌碼」
博主「侃見」直言,一年3,600元的補貼對於刺激生育而言「杯水車薪」,這只是中共高層的一次「嘗試」。
他將中國社會結構比喻為「金字塔」,塔尖是少數權貴,塔基是廣大普通人。過去四十年塔尖積累大量資源,塔基所得有限,導致貧富差距巨大。然而,「金字塔的穩定靠的是塔基」。
他認為,當塔基不穩時,塔尖才會真正考慮將資源分給塔基。在這種「社會博弈」中,身處「塔基」的普通人最大的籌碼就是「我們自己」。如果面對這點補貼選擇「不生」,那麼政策就可能繼續調整,提高補貼額度或延長補貼時間。博主強調,能爭取到多少好處,取決於「塔基的人是不是足夠團結」。
他最後總結:「國內現在的一個情況並不是家庭需要孩子,而是社會需要孩子,塔尖上的人需要孩子。」
中共國務院近日宣布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等舉措,在博主看來,正說明「塔尖」確實著急了,這讓身處「塔基」的普通人,在日益嚴峻的就業與生活壓力下,有機會獲得更大的好處。然而,這場博弈的最終走向,仍充滿未知。#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