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爆發後,面對俄羅斯進攻和中共的封鎖,烏克蘭無人機產業在逆境中快速發展,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無人機生產國之一,備受世界矚目。本文概述烏克蘭無人機產業的成功經驗。
一、烏克蘭無人機產業的發展歷史
空白期(1974–2013年)。蘇聯時期,Tu- 141無人機是俄羅斯飛機製造公司1979年生產的中程偵察無人機,航程1000公里,生產了152架。蘇聯解體後,數駕Tu- 141留在烏克蘭。這一時期烏克蘭不能生產無人機。
萌芽期(2014-2021年)。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之後,Aerorozvidka公司改裝商用無人機用於偵察與投彈,開啟了烏戰術無人機先河。之後,Athlon Avia和Aerorozvidka等私人公司進入無人機生產行業,到2015年發展到50餘家。但由於採購制度的僵化,到2021年僅剩7家。
發展期(2022-2024)。俄烏戰爭爆發初期,烏克蘭主要依賴土耳其TB-2 和志願者捐贈的大疆商用無人機進行偵察與簡單火力支援。2022年7月,烏克蘭政府啟動「無人機大軍」(Army of Drones)計劃,以增強烏克蘭軍隊的作戰能力。2023年3月,烏克蘭出台第256號法令,簡化採購流程,重構無人機產業。在軍民推動下,無人機產量呈指數級增長,2023年已接近30萬架,2024年達到200多萬架,緩解了無人機短缺,為前線戰場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成熟期(2025以來)。隨著烏克蘭無人機產業漸入正軌、西方援助模式的成熟以及實戰測試和更新反覆運算發展,目前已經有超過40家外國國防企業在烏設立辦事機構,芬蘭、英國、美國、法國、挪威、立陶宛、荷蘭、德國等國計劃在烏克蘭或合作國家生產無人機。目前烏克蘭的產能已達到800-1000萬駕,2025年烏克蘭計劃生產400-450萬駕。未來烏克蘭或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無人機生產國。澤連斯基多次表示,要把烏克蘭打造成為民主世界兵工廠。屆時無人機產業將成為烏克蘭的支柱產業,烏克蘭也將轉變為無人機出口大國。近日澤連斯基表示,在推進美國採購100-300億美元烏克蘭無人機計劃。
二、烏克蘭無人機產業的成功經驗
其一、簡化採購流程
俄烏戰爭初期,烏克蘭因軍力弱、戰備物資短缺,簡化了無人機採購流程(2023年3月烏克蘭數碼轉型部和戰略工業部頒布〈第256號法令〉),廢除數十項過時的立法限制,使無人機的列裝時間從幾年縮短至幾周,並規定了25%的利潤保障,管制的減少和利益保障吸引了大量企業投資無人機產業,這既擴大了生產,又降低了價格,如在2022年,僅有8種無人機型號獲得政府採購合約,但到2024年初卻躍升至67種,生產商總數更突破200家。
其二、全民、開源、去中心化的戰時生產體系
由於流程的簡化、創業激勵,截至2023年12月,無人機生產企業從7家增長到200多家。2023年底烏推出了「全民兵工廠」(People’s FPV)生產模式,採用公司化外判與全社會動員結合,委託Victory Drones 和 Vyriy Drone 等大公司發起的民間教育項目,鼓勵工程師、志願者和個人遠端學習、自行組裝,然後檢測與認證、交付軍方部署。這種DIY「家庭無人機」生產模式迅速普及。2025年無人機的生產企業擴大到500家。
這種生產體系有如下特點值得關注。(1)去中心化。工廠之間橫向聯繫,針對零件、軟件、生產流程、戰術設計、低價的供應商交換資訊,及時與前線溝通,定製化生產無人機,保證戰場優勢,搭建志願者、企業、金援組織的小型供應鏈。(2)開源協作。全球有超過200名開發者參與開源專案,波蘭的工程師貢獻了3D列印的彈艙設計圖,立陶宛小組開發了反干擾通訊模組。程式師開發的AI識別系統,讓無人機在15秒內分辨偽裝車輛與民用貨車,增加了打擊精度。(3)財務自主。戰鬥旅可以自籌募資,提出產品建議,自主下單。
其三、創新援助模式
俄烏戰爭初期,國際捐贈、武器援助幫助烏克蘭走出了的泥潭,站穩了腳跟,但是缺乏穩定和透明。2024年丹麥首創了軍事援烏模式 「丹麥模式」,即從傳統的武器捐贈轉變為利用被凍結的俄羅斯主權資產援助烏軍工企業。這種通過資金支持、項目合作和技術交流的援烏模式被歐美推崇,其流程是烏克蘭提交武器需求清單,丹麥專家評估供應商,撥款到烏軍工企業帳戶,並監督執行。
2024年丹麥撥款6.8億美元,2025年計劃撥款至少14億美元。2025年4月,歐盟駐烏克蘭大使表示,歐盟將向烏克蘭提供21億美元,其中10億美元按照「丹麥模式」資助烏克蘭國防工業。
其四、打造「軍用亞馬遜」
Brave1是烏克蘭六部門推出的國防科技平台。目前該平台是全球首創,它正把線下的成熟經驗數碼化,對敵人實施降維打擊。通俗講Brave1就是依據無人機列裝的簡化流程,按照開源、去中性化、國際化、財務自主的原則,把全民兵工廠、戰鬥旅、工程師、程式師、志願者、捐贈者、政府等線下場景(生產、實測、採購體系)全部搬到線上的「軍用亞馬遜」。自2023年以來, 加入Brave1已有1500多家國防科技公司3,200多個開發專案。
Brave1可以實現:軍事人員在Brave1 Marke上直接下單;在Brave1 Chat社區提出產品建議,了解技術和製造商、測試計劃和測試結果等資訊;在DOT-Chain Defence用戰鬥點數兌換無人機(DOT-Chain Defence可以提高無人機交付速度,從幾周縮短到幾天)。Brave1 Club為成員(包括外國軍工)進行現場戰鬥測試。Brave1 Connect 可以彙集了無人系統元件的製造、工程師、軍事人員以及研發團隊群。Brave1黑客馬拉松群可以進行網絡攻擊,干擾俄羅斯無人機操作。Brave1可以對評估項目進行撥款獎勵,目前已授予超過470筆贈款,總計13億UAH。
Brave1平台推向歐盟。7月11日,烏克蘭與歐盟合作,推出BraveTech EU,Brave1與歐洲國防基金(EDF)和歐盟國防創新計劃(EUDIS)等專案進行對接,推動戰場技術的合作。
結語
俄烏戰爭爆發的三年裏,烏克蘭無人機產業從小到大,從線下到線上,實現了快速發展,一躍成為無人機大國,烏克蘭的成功是烏克蘭人民的眾志成城、全民創新和國際社會(援助)共同努力的結果。烏克蘭學者預測,戰爭最終將對烏克蘭有利,戰爭結束後,烏克蘭將成為世界五大武器生產國之一。#
《大紀元》首發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