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日前舉辦論壇。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報告「中國假訊息:從線上到線下——中共對台統戰網絡的初探」,呈現中共如何影響台灣的民主制度運作,以及對於台灣民眾的認知。

林宗弘報告「中國假訊息:從線上到線下——中共對台統戰網絡的初探」,分析中共假的線上資訊是透過線下的誰來傳播?以及中共如何在台灣發揮影響力?

他指出,威權體制的三個統治策略,包括軍力威嚇、意識形態欺騙、經濟利益及統戰資源收買。該研究的假設是對中共有利的(假)訊息傳播是實體網絡與資源注入的績效。因此,從假訊息應該可以追回到實體的台灣在地協力網絡,而台灣在地協力網絡的建構,必須靠頻繁接觸與收買來進行。

至於如何估計與測量中共對台影響力的實體網絡?林宗弘說,為了要了解「誰是國台辦肯認的被統戰對象?」他們收集國台辦官網所有的新聞稿約有三萬多則,後來研究集中在2018年後的三千多則這部份,分析國台辦新聞稿所提涉及對台的實體機構或人員,總共獲得959個新聞數是有活動及參與者。

林宗弘說,他們將這959個新聞數做分析、分類,找到了6,185個實體機構,是中方或台方出現在國台辦新聞稿裏面的機構或人物。然後他們去界定各種活動關係,分析出有13,753個連結關係數。

林宗弘表示,他們分析出與中共單位接觸、曾參與活動、在地協力者等的台灣單位,共有2,234個節點,這當中第一線被中共統戰單位接觸到的有962個「入台節點」。針對台灣節點,他們查找出有1,322個具有登記地址的機構,「入台節點」中則有535個有登記地址。

他進一步說,當知道1,322個跟中共有接觸的活動機構地址後,他們就會知道台灣選舉在那個地方的投票箱,是不是因為有更多的統戰機構在台落地,或在台灣被接觸,或是參與了更多的統戰活動次數,導致台灣在那個區域的選票行為產生了改變,這是他們透過資料庫初步做的一些研究。

針對台灣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2024年台灣社會意向調查,林宗弘提到,該調查有問受訪民眾,「你覺得民主比較好,還是威權體制有時候會更好?」他們發現統戰節點數越多的那個區域的受訪者,他們對民主的支持度會越來越顯著降低。

此外,林宗弘說,他們用368個鄉鎮市區的投票結果來分析,在有越多統戰節點的地方,國民黨的選票會有顯著的增加,民進黨的選票也會有顯著的降低。

林宗弘表示,他們研究也發現:前10%的統戰接觸節點與網絡,集中在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新竹與竹北、桃園市部份選區、花蓮縣與高雄市市區(韓國瑜當高雄市長時期)。國民黨與黨內政治人物、旺旺三中(中天、中視、中時)等親共財團、傳統左統組織、赴中國大陸大量交流的宗教團體等有極高接觸頻率。

林宗弘說,他們研究還發現這些選區在2024年總統選舉時,賴清德與蔡英文相比,民進黨得票率顯著流失。

他指出,研究這個議題是有用的,而且這些研究資料越透明公開化,越會產生抑制中共影響力的效果,未來他希望能建立中共對台統戰活動資料庫。他還指出,如果參加統戰活動成為一個政治污點時,其實可以有效嚇阻台灣政治人物去參與,特別是大罷免期間,除了前總統馬英九之外,被罷免的國民黨立委沒有人敢去參加海峽論壇。#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