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一碗燕麥、晚餐一盤豆類,可能就是心臟的守護者!一項瑞典的大型研究揭示,低纖維飲食可能顯著增加冠狀動脈斑塊生成的風險,而高纖維食物則可呵護動脈健康。
低纖維飲食:心臟的潛在威脅
發表於《心血管研究》雜誌的這項研究,揭示了飲食對心臟健康的影響。瑞典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心臟病學教授伊莎貝爾·貢薩爾維斯(Isabel Gonçalves)表示:「比對冠狀動脈影像與他們的飲食模式後,我們發現低纖維飲食不僅增加斑塊風險,還可能影響到斑塊的組成和斑塊的危險程度。」
這項瑞典心肺生物圖像研究(SCAPIS)從2013年到2018年對24079名50至64歲的成年人進行了跟蹤調查,這些人在開始時都沒有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員使用先進的心臟成像技術來調查冠狀動脈中是否存在斑塊以及斑塊的類型。發現飲食最不健康的8344人中,44%有動脈病變,而飲食最健康的6139人中僅36%有動脈病變。在飲食最不健康的人群中,動脈嚴重狹窄和高風險斑塊的發生率是健康飲食人群的 1.6 倍。
膳食纖維如何守護心臟?
這項研究利用飲食指數對飲食習慣進行了評估。得分高的參與者吃更多的全穀物、富含纖維的食物、蔬菜、水果、堅果和植物油,而得分低的參與者吃更多的紅肉、加工食品、含糖飲品和零食。
貢薩爾維斯解釋,纖維不足可誘發慢性發炎、加速脂質在血管內沉積,進而阻塞動脈,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營養師賈奈爾·鮑伯(Janelle Bober)告訴《大紀元》,低纖飲食與冠狀動脈斑塊生成之間存在「明確關聯」,低纖維飲食和紅肉、加工肉類或高度加工食品含量高的飲食會使冠狀動脈斑塊的風險增加 1.6 倍,還會導致50%的動脈狹窄。」
瑞典哥德堡大學(University of Gothenburg)營養學副教授英格麗・拉爾森(Ingrid Larsson)強調,靠單一食物無法逆轉健康風險,關鍵在於整體健康飲食模式。由於這項研究針對無心血管病史的中年人群,研究結果對大眾具有高度參考價值。
長壽健康診所創辦人傑森·伊特利(Jason Itri)博士表示,低纖維飲食與肥胖、胰島素抗性相關,這些代謝異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這項研究進一步驗證,高纖維飲食模式的倡導」可促健康,助長壽。
每日膳食纖維需求:多少才夠?
大多數美國人食物纖維攝取不足。專家有共識的建議是,每日攝取至少30克膳食纖維,可顯著改善心臟健康。尤其來自燕麥、豆類與水果的水溶性纖維,含有β-葡聚醣,猶如「低密度脂蛋白(LDL)吸塵機」,有助於降低LDL這個促斑塊形成的「壞」膽固醇。
一碗燕麥粥加漿果約含8克纖維,一盤豆類沙拉再添10克,計劃好你的餐盤,達標很容易。
打造心臟友好餐盤的實用建議
鮑伯分享五個實用飲食技巧:
多吃植物性食物:每天五份蔬果,加入豆類、堅果,優先選全穀物如藜麥、燕麥。
減少紅肉與加工肉的攝入:以魚類、豆類、家禽替代紅肉與加工肉,改善血脂。
選擇健康脂肪:用橄欖油、牛油果油,食用堅果,補充不飽和脂肪。
遠離添加糖:避開含糖飲品與超加工零食,降低發炎風險。
參考經典飲食模式:地中海飲食或DASH飲食以植物為基礎,富含食物纖維,已被證實能降低心血管風險。◇ #
原文「Low-Fiber Diets Linked to Much Higher Risk of Heart Plaque, Study Finds」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