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嘉祿‧鮑榮茂教堂(St. Charles Borromeo church)是早期巴洛克風格的最宏偉建築之一,也是西北歐最早建造的巴洛克式教堂。這座比利時教堂在建造時就有人稱這是「世界第八大奇蹟」(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由於造價昂貴,負責建造的安特衛普(Antwerp)耶穌會士,不得不緊縮預算。

教堂建於1615年,設計靈感源自耶穌會位於羅馬的母堂耶穌堂(Church of the Gesu)。耶穌堂公認是第一座巴洛克式教堂,比鮑榮茂教堂早30年完工。

教堂巴洛克風格的繪畫、雕塑以及建築等,皆採用文藝復興時期的先進技術,描繪逼真的宗教場景。

興建巴洛克式教堂建築的用意不外乎讓人們一窺天堂的景象,表現神的偉大與愛。古典傳統為這一風格奠定了基礎,體現在建築的對稱性與比例上,還有柱身帶凹槽的柱子和穹頂的設計。

然而,巴洛克建築將「流動感」引入設計,以更多曲線取代直線為其典型特徵。這種特色賦予早期至巔峰時期的巴洛克建築更華麗的外觀,同時避免了過於嚴肅與冷峻的感覺。

聖嘉祿·鮑榮茂教堂(St. Charles Borromeo Church)的立面有天使雕刻、聖徒與花卉等造型,兩側略微向後退縮以及屋頂的小穹頂是過渡到更華麗的巴洛克風格的典範。教堂從上到下,三個層樓分別以多立克柱、愛奧尼柱和科林斯柱裝飾,巧妙融合古典傳統風格。(Mikhail Markovskiy/Shutterstock)
聖嘉祿·鮑榮茂教堂(St. Charles Borromeo Church)的立面有天使雕刻、聖徒與花卉等造型,兩側略微向後退縮以及屋頂的小穹頂是過渡到更華麗的巴洛克風格的典範。教堂從上到下,三個層樓分別以多立克柱、愛奧尼柱和科林斯柱裝飾,巧妙融合古典傳統風格。(Mikhail Markovskiy/Shutterstock)

建築師彼得‧休森(Pieter Huyssens)和弗朗索瓦‧達吉隆(François d’Aguilon)負責教堂的工程與許多美學設計。此外,巴洛克時期最出色的藝術家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也給予教堂興建全面的指導,並對重要細節進行微調。儘管建築不是魯本斯的主業,他卻曾對建築進行研究、設計過自己在安特衛普的住所,並為這座位於其家鄉的教堂提供了專業意見與多幅畫作。

裝飾華麗的黑、金兩色聖殿,與風格相對簡約的白色拱門與柱子形成鮮明對比,這些拱門與柱子以少許金色點綴,主導了中殿(教堂中央通道)的視覺效果,並強化了對聖殿的關注焦點。巴洛克教堂的設計目的之一,就是引導眾人望向前方,將視線集中於祭壇,而魯本斯最初精心設計的天花板在一次雷擊中不幸被毀,更增強了這種效果。

漢斯‧范‧米爾德特(Hans van Mildert)根據彼得‧保羅‧魯本斯的設計完成主祭壇的雕刻,祭壇正上方的畫像《聖母瑪利亞和聖嬰耶穌》(the Virgin Mary and infant Jesus)也是魯本斯的創作。左側壁龕下方是以卡拉拉(Carrara)大理石雕塑的創辦耶穌會的聖依納爵‧羅耀拉(St. Ignatius Loyola)雕像,上方則是給耶穌會帶來巨大政治聲譽的聖方濟各‧博日亞(St. Francis Borgia)。

漢斯‧范‧米爾德特(Hans van Mildert)根據彼得‧保羅‧魯本斯的設計完成主祭壇的雕刻,祭壇正上方的畫像《聖母瑪利亞和聖嬰耶穌》(the Virgin Mary and infant Jesus)是魯本斯的創作。(akturer/Shutterstock)
漢斯‧范‧米爾德特(Hans van Mildert)根據彼得‧保羅‧魯本斯的設計完成主祭壇的雕刻,祭壇正上方的畫像《聖母瑪利亞和聖嬰耶穌》(the Virgin Mary and infant Jesus)是魯本斯的創作。(akturer/Shutterstock)

巨大的主穹頂由建築師與魯本斯合作設計。穹頂的圓形天窗(oculus)周圍以白色為背景,伴隨著金色的裝飾元素,包括天使造型雕塑。從天窗灑下來的光線,折射到周遭的天花板上,照亮下方的聖殿,讓聖殿成為注意力焦點。

教堂的主穹頂。從天窗灑下來的光線,折射到周遭的天花板上,照亮下方的聖殿。(Julija Ogrodowski/Shutterstock)
教堂的主穹頂。從天窗灑下來的光線,折射到周遭的天花板上,照亮下方的聖殿。(Julija Ogrodowski/Shutterstock)

聖母禮拜堂(the Lady Chapel)裏的祭壇上方可見一幅魯本斯畫作《聖母升天》(Assumption)的複製品,原作目前典藏於維也納美術館。

聖母禮拜堂(the Lady Chapel)裏的祭壇上方可見一幅魯本斯畫作《聖母升天》(Assumption)的複製品,作品置於大理石和鍍金灰泥粉飾中。原作目前典藏於維也納美術館。(Renata Sedmakova/Shutterstock)
聖母禮拜堂(the Lady Chapel)裏的祭壇上方可見一幅魯本斯畫作《聖母升天》(Assumption)的複製品,作品置於大理石和鍍金灰泥粉飾中。原作目前典藏於維也納美術館。(Renata Sedmakova/Shutterstock)

在教堂中殿的兩側設有告解室,由老揚‧彼得‧范‧鮑爾舍特(Jan Pieter van Baurscheit the Elder)與老米歇爾‧范‧德‧福爾特(Michiel van der Voort the Elder)所雕刻。告解室前方牆面的雕刻木作上擺放著天使的雕像;而每個區域的中央則展示聖依納爵與耶穌會共同創始人之一聖方濟各‧沙勿略(St. Francis Xavier)生平事跡的場景。

中殿南北兩側上方的長廊各自擁有風格簡約的側堂。側堂內設有祭壇和木製祭壇欄杆,令人聯想到哥德式教堂。#

中殿南北兩側上方的長廊各自擁有風格簡約的側堂。側堂內設有祭壇和木製祭壇欄杆,令人聯想到哥德式教堂。祭壇上方的畫作描繪出聖休伯特(St. Hubert)的皈依。(KerrysWorld/Shutterstock)
中殿南北兩側上方的長廊各自擁有風格簡約的側堂。側堂內設有祭壇和木製祭壇欄杆,令人聯想到哥德式教堂。祭壇上方的畫作描繪出聖休伯特(St. Hubert)的皈依。(KerrysWorld/Shutterstock)

原文:Church of St. Charles Borromeo: Antwerp’s Treasur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詹姆斯‧巴雷塞爾(James Baresel),自由撰稿人,替多家期刊撰寫文章,包括:美術鑑賞家(Fine Art Connoisseur)、軍事史(Military History)、克萊蒙特書評(Claremont Review of Books)和新東歐(New Eastern Europe)等。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