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是美中國際競爭最激烈的區域。特朗普再主白宮僅半年時間,使出關稅大招,就讓東南亞局面大開,讓中共難以招架、窘態頓顯。

首先,特朗普淩厲的「對等關稅」,讓東盟各國重新認識美國

最近25年,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發展迅猛。中國連續16年是東盟第一大交易夥伴,東盟自2020年開始已連續5年保持中國第一大交易夥伴地位。近年來中國還躍升為東盟的第二大外國投資來源地(美國仍是東盟最大的投資來源國)。東盟各國對中國經濟產生了一定的依賴性,普遍產生一種觀點:「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

其實,它們嚴重低估了美國經濟上的重要性,把美國的超低關稅視作當然,美國對最惠國的關稅2.2%,長期對美享有巨額貿易順差。例如,根據美國官方資料,2024年,美國與東盟的貿易總額高達4,768億美元,其中東盟對美出口3,523億美元(其中前三名:越南1,424.8億美元、泰國660.1億美元、馬來西亞538.5億美元),貿易順差達2,277億美元。東盟成為美國第五大進口來源地(佔比10.67%),僅次於歐盟、墨西哥、中國和加拿大。如果沒有美國這個黃金市場,東盟各國的出口導向型戰略不說難以成功、至少將大打折扣。

相反,自2012年以來,伴隨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成和升級,中國對東盟就從商品貿易逆差轉為順差(參見下表),而且越來越大,甚至2025年上半年達到創紀錄的1,341億美元。這是一種失衡的經濟關係,長期來講,是不能持續的。

2019—2025中國東盟商品貿易

資料來源:中共海關

不過,東盟對中國巨額逆差、對美國巨額順差,對中國的逆差都從美國身上找回來了。因此,從國際經濟大循環的角度看,美國才是「美國—東盟—中國經濟三角」中的主導角色。不幸,種種原因,東盟各國被中共蠱惑了,還以為真的是「經濟靠中國」。

4月2日,特朗普推出全球「對等關稅」,沒有哪個地區比東南亞更為震驚。特朗普大幅提高對東盟國家的關稅:柬埔寨49%、老撾48%、越南46%、緬甸45%、泰國36%、印尼32%、汶萊24%、馬來西亞24%、菲律賓18%、新加坡10%。這才打碎了它們的迷夢。

現實是殘酷的。4月10日,東盟舉行經濟部長特別會議(線上),各國一致同意「不實施報復性關稅」, 尋求與美國政府進行談判。之後,在最後期限的壓力下,東盟加緊與華盛頓的談判,並推動成員國之間的協調。當然,談判的核心是東盟各國對美做出多大讓步問題。

7月2日,特朗普表示,美國已經與越南達成貿易協定,越南所有對美出口商品將面臨至少20%關稅,並對美國「完全開放市場」。越南成為第一個與特朗普政府達成關稅及貿易協定的亞洲國家。緊接著,7月4日,柬埔寨政府表示,和美國貿易代表署就一項對等貿易協定的共同聲明草案達成共識。這兩國避免了被美徵收高額關稅。7月22日,特朗普又宣布與菲律賓、印尼達成關稅協定,這兩國的關稅下調至19%。7月30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特朗普的斡旋使泰國與柬埔寨停火,隨後兩國迅速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

7月31日,白宮發布行政令,對部份國家重新設定「對等關稅」稅率標準,將於8月7日生效。其中東盟國家稅率如下:新加坡10%、菲律賓19%、印尼19%、柬埔寨19%、泰國19%、馬來西亞19%、越南20%、汶萊25%、老撾40% 、緬甸40%。除個別國家外,都較4月2日所稱關稅有大幅下降。

特朗普使出關稅這個大招後,東盟各國開始重新認識美國,重新認識美國之於它們經濟的重要性,調整其在美中之間的姿態。

固然,在經濟上,中美兩國對東盟都是極為重要的(參見下表),但是,美中差距和美國的優勢,使東盟國家不得不遵從美國主導的國際經濟秩序,尤其是這次特朗普主持的「美國—東盟—中國」三邊經濟關係重構。其中,美國取得的一個最大成就,就是所有轉口貿易,美國徵稅40%,這就攔截了中共企圖繞道東盟國家對美間接出口的通路。

2023年東盟6國GDP及其對美、對華出口占比

資料來源:王應貴「從資料看當下的中國—東盟:貿易關係穩定增長,區域經濟一體化水準較低」,刊於「21世紀經濟報導」。

特朗普的關稅大招使東盟和國際上流傳的所謂「經濟靠中國」的說法,不攻自破。

其次,特朗普憑關稅大招,成功調停泰柬衝突,彰顯美國的國際影響力

柬埔寨和泰國長期未解決邊界劃分問題。今年5月28日起,雙方因領土糾紛軍事衝突。馬來西亞嘗試調停,未果。中共依仗自己和柬、泰雙方都有關係,提出和解建議,但泰柬雙方均未回應,凸顯中共的影響力有限。泰國外交部曾明確拒絕第三國介入。

直至7月26日,特朗普親自致電泰、柬總理,敦促立即停火。據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透露,特朗普在電話中明確警告:「若衝突持續,美國將中止貿易談判,並對兩國出口商品課高達36%關稅。」泰國隨即改變立場。7月28日,在馬來西亞總理主持下,泰柬兩國總理在吉隆玻會晤並宣布立即停火。兩天后,7月31日,雙方即與美國完成貿易協定談判。

台灣學者蘇紫雲認為,特朗普的成功介入,不僅在中共「後院」樹立主導地位,還可能動搖北京在中南半島的長期布局。

特朗普事後表示:「這是重大和平成果,我們阻止了一場可能持續數年、造成數百萬人死亡的戰爭。」據《華爾街日報》消息,特朗普團隊正考慮將此一「關稅外交」模式推廣至更多衝突區域,作為替代傳統軍事干預的新工具。7月31日,美國國務院宣布,將於下月在曼谷舉辦美-東盟經貿論壇,邀請泰柬領導人出席。這將在進一步鞏固美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

結語

近年來,中共對東南亞的全面滲透取得不小進展,迫使美國處於守勢。但是,特朗普再度執政後強勢出擊,使出關稅大招,不僅促使東盟國家調整其對中美的政策,還成功調停了泰柬衝突,展現了美國的「複合干預能力」,開始重塑東南亞格局。

《大紀元》首發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