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順德區爆發基孔肯雅熱,本港日前錄得首宗輸入個案,患者曾到順德區旅遊,目前已退燒。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高級醫生黃凱基今早(4日)在一個港台節目表示,本港有行之有效的防控機制,相信基孔肯雅熱成為香港的風土病的可能性極低。
黃凱基指出,基孔肯雅熱不是一個新病,亦不罕見,今年在全球各地已錄得超過22萬宗個案,死亡個案有80宗。
黃凱基指,香港與大陸交往頻繁,相信再出現輸入個案的風險高。粵港澳之間每天都會互相通報流行病學的訊息。中心亦在口岸加強巡查,一旦發現發燒或疑似病徵的個案,會轉介醫療診斷。
當本港出現基孔肯雅熱個案時,中心人員會到該病人的住所、病人傳染期曾到過的地方去加強滅蚊控蚊工作,亦會跨部門做防疫工作,包括宣傳教育。
黃凱基稱,基孔肯雅熱主要可透過帶有病毒的白紋伊蚊叮咬而傳染給人類,即病毒不會人傳人,必須通過蚊子作為媒介傳播。他提醒市民要做好防蚊措施,尤其到一些蚊患嚴重的地區,要使用「蚊怕水」、穿著寬鬆和淺色衣服、防止積水等。
如旅遊人士從受影響地區回港,14天內仍要繼續使用「蚊怕水」作為防蚊措施。黃凱基解釋,如市民外遊期間受感染,回港後被白紋伊蚊叮咬後,蚊子可能受到感染,如再叮咬其他人,便有機會將病毒傳播。
黃凱基續指,被咬者的潛伏期通常為3至8天,亦可以是2至12天。受感染後會出現發燒、出紅疹和嚴重關節痛,一般數天後會有明顯改善,但長者或免疫力較弱者的症狀或會持續較長時間。目前該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在無蚊叮咬的狀況下作紓緩症狀,目前並無疫苗。黃凱基又指,基孔肯雅熱的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市民若感到不適,應儘快求醫。
醫生:孕婦感染後有機會將病毒傳給嬰兒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今早在Now新聞節目指,基孔肯雅熱的病人主要是輕症,包括發燒、關節痛、肌肉疼痛、頭痛、噁心、疲倦和皮疹等。他指出,基孔肯雅熱引發的關節痛是對稱的,而且會影響小的關節,如手腕、手指、腳後跟等。長者的關節痛問題可能會持續較長,幾個月甚至幾年。
亞洲兒童傳染病學會主席關日華則指,兒童的病徵與成人有差別,較容易出現皮疹,甚至會出現腦炎和心肌炎,另外,孕婦感染後有機會將病毒傳給嬰兒,影響嬰兒不同器官和腦部,即使嬰兒康復,其腦部結構都可能受影響。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