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時期,宣城有一男子,相貌才能都屬一般,但他待母至為孝順。到了成家之齡,男子意外地娶了一位相貌美麗的妻子。
就這樣,他與妻子、母親,一家三口展開了新生活。
但男子一外出,妻子便背著他,忤逆婆婆,態度極其凶悍。而當男子一到回家,妻子必定拉著他到房裏,哭訴婆婆如何如何地虐待她。
剛開始男子安慰妻子說:「不會的,母親為人善良,不會惡意地欺負你,可能是有所誤會吧。」但妻子依舊不依不饒地說著母親的不是。
之後妻子哭訴母親的不是,男子聽完後,便沉默不語。
就這樣,妻子天天抱怨,男子天天沉默不語。
一天晚上,男子拿出一把鋒利的刀。
「你拿刀要做甚麼?」妻子驚訝地問。
「我每次回家,你都說母親如何地對你不好,不如,今晚我們就用這把刀把母親殺了。」男子說。
「這正和我意!」妻子說。
男子一聽,吸了口氣,說:「我想今晚時機未到,不如這樣,你從明天開始好好地侍奉母親,孝順她。一個月後,街坊鄰居都知道你是個孝順的兒媳,而母親對你是暴虐無理的,之後我們再來秘密地殺掉母親。」
「這樣大家都為母親的死而稱快,也不會去深究母親突然死亡的原因了。」男子說完後,妻子點了點頭,接受了提議。
第二天,妻子就和顏悅色地對待婆婆,溫柔地服侍婆婆,到市集買鮮美的食物孝敬她。不知情的婆婆開心地對媳婦更加關心與慈愛。
就這樣,媳婦天天孝敬婆婆,婆婆與媳婦關係漸漸好了起來。媳婦也不再跟丈夫說婆婆的不是。
將近一個月後,一天,丈夫趁著酒意又拿出刀子在燈下玩弄了起來,氣呼呼地叫妻子過來,問道:「母親最近對你如何啊?」
「婆婆對我跟以前是不能相比了。」妻子欣喜地說。
又過了一個月,因為媳婦的改變,婆婆十分欣慰,就更加疼惜兒媳,待她如親生女兒。
一天,男子又再次拿出刀來,敲著刀子問妻子。
妻子這回開心地說:「婆婆現在對我加倍的好,以前講的事,千萬不要去做了。」
這時,男子握著刀,生氣地瞪著問妻子:「在世間上,你可見過丈夫殺妻子的。」
妻子又驚又困惑地說:「有的。」
「那你可有聽聞兒子殺母親的?」
「沒聽說過。」
「人生在世,首先要做到孝敬與贍養父母,父母的恩情,即時失去了生命也難以為報。」男子繼續說:「男子成人娶妻,希望妻子侍奉雙親,養育子女。但你嫁進我家,我看到的是,你依仗你的年輕美貌,不孝順我母親,反而叫我做這種大逆不道的事,天地神明能容許你這樣的行為嗎?」
原來男子早已知情,他暗地裏觀察妻子與母親許久。
妻子羞愧地低下頭,男子又說:「我打造這把刀,其實是用來殺你的,讓我受委屈的母親心裏痛快些。給你兩個月的時間,就是要你改變態度,盡媳婦的孝道,這樣你就會明白母親是真心地對你,知道錯不在母親,之後再受我一刀。」
妻子驚懼地全身顫抖,淚流不止,說:「請你饒恕我,今後我一定終生孝敬婆婆,就像這段日子以來那樣地對待婆婆,不敢稍有懈怠。」
男子沉默了許久,才答應妻子。
從此以後,媳婦與婆婆親密和睦,成為鄰里間的美談。
話說,男子的孝心實屬可貴,也化解了一場家庭紛爭,但採用了極端的方式,實有待商榷。因為若非妻子與母親在彼此善意的循環下,改善了關係,妻子最終也真心地悔過,否則就避免不了一場家庭的悲劇了。
這則取自《春渚紀聞》的故事,人們可從中看出的並非男子能施巧計,而是它點出了以暴制暴,引發的是人心中的「惡」。男子提議殺害母親,引發了妻子內心的「惡」,因而贊同殺死婆婆。而當她從婆婆那兒得到了真心,引發的卻是她內心的「善」,從而改善了彼此的關係。而最終,男子也心生善念,原諒了妻子。
所幸在男子釀下悲劇前,妻子與母親內心的善良,翻轉了結局。那麼,悲劇與幸福,也許往往就在人們那善惡一念間所決定的呢!#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