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是中共建軍98周年紀念日,多地展開慰問退役軍人的活動。然而,部份退伍老兵在社交平台吐槽稱收到的慰問品僅為一包白糖,引發退役軍人群體共鳴與社會爭議。多位學者指出,在地方財政吃緊的背景下,退伍軍人保障「看地方臉色」,暴露出制度性缺陷。

在短片平台抖音,一位退伍軍人發影片稱:「政府也沒錢了,今年八一節就是一袋白糖。我花了16塊坐車到鎮上領的白糖,中午吃了一個15元的快餐,換算下來,淨虧損11元。」並附上手中白糖的照片,引發眾多網民轉發。

評論區眾說紛紜,有人引用長輩的話安慰:「禮輕情意重,知足常樂。」也有網民從賬面上計算:「16+15-20=11,白糖五斤值20元還行。」另一位網民反駁道:「白糖最多10塊,其實虧了21元。」

不少網民藉機曬出各地「八一慰問清單」,顯示出待遇差異懸殊。一位網民稱:「我們村發了10斤米加400元慰問金。」另一人說:「我們這邊的慰問品大約值800元。」但也有人留言:「你們臉大,俺們甚麼都沒有。」

山東退伍老兵張先生告訴大紀元記者,他曾參加1979年中越邊境戰爭,但至今從未收到正式慰問。「今年也一樣,只有村支書來寒暄了一下,甚麼都沒有。」張先生直言:「可能因為我長期上訪,被他們當作敏感人物。我也不稀罕那些東西。」

四川一位網民留言稱,她丈夫是參戰老兵,今年收到慰問金400元,而侄兒雖然也退伍但未參戰,僅得200元。住在四川珙泉的周女士則說:「丈夫是退伍軍人,但從來沒有收到過慰問品或慰問金。」

另有退伍軍人表示,今年收到的「慰問」僅是一條短訊:「退役軍人事務部向廣大退役軍人致以誠摯問候。」

參加過對越作戰的青島老兵郭先生對《大紀元》說,各地慰問差異極大:「有錢的地方就發點米、油或者現金,沒錢的地方就靠短訊。」他補充,民政部門曾送來大米和花生油,但他拒絕了:「他們就想讓我拎著大米和油瓶拍照,好做宣傳。我不需要這種假惺惺的慰問。」

他說,廣西的一位戰友今年收到的是一隻茶杯。「我問他,要茶杯幹嘛?誰家沒有茶杯?政府動不動就對非洲援助幾億,我們這些為國流血的人,現在成了邊緣人。」

針對八一節慰問引發的爭議,山東大學一位公共政策學者張素(化名)接受採訪時說,中國退伍軍人事務目前仍高度依賴地方財政狀況和執行意願,導致「同樣的身份,不同的待遇」。「其實退伍軍人本應是制度關懷的重要對象。以美國等西方國家為例,他們對老兵有專門機構保障生活和心理健康,提供住房、醫療和生活資助。」

面對經濟下行,企業和稅收銳減以及財政狀況已經捉襟見肘。張素認為,如果地方政府財政困難,應由中央通過轉移支付等方式補充,而不是讓老兵「自認倒霉」。「現實是,他們不惜把錢花在了居委會、網格員、村警等各類維穩項目上,部份退伍軍人群體在慰問政策中被邊緣化。」

南方某大學社會學副教授林潤(化名)受訪時說,中共退役軍人群體龐大,既有參戰老兵,也有義務兵與合同兵,現實中缺乏精細分層的照顧機制。「慰問標準沒有統一機制,既缺乏人性溫度,也無法律保障,最終容易流於形式,甚至激發怨氣。」#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