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布麗娜‧奎煤氣(Sabrina Cuevas)起初並沒有在意自己的新習慣。她會在加油站停下來,裝幾杯冰塊,在白天一邊工作一邊咀嚼。後來變成每天四五杯,人們開始稱她為「冰塊女士」。
事實證明,這種渴望是一個症狀。咀嚼冰塊(稱為嗜冰癖,pagophagia)有時是鐵缺乏的一個被忽視的訊號。
隨之而來的是極度疲勞、體重增加以及無法擺脫的腦霧。「一切都成了負擔」,她說,然而,當她去看醫生時,化驗結果顯示「一切完美」。她的鐵水平在正常範圍內,甲狀腺看起來也沒問題。
直到一位婦科醫生作出了一項大多數患者從未聽說過的檢測,她才得到一個更清晰的答案。鐵蛋白(ferritin)檢測顯示,含量為每毫升4納克——許多專家認為這一水平危險地低。
鐵蛋白是一種在體內儲存鐵的蛋白質,當鐵水平下降時,它通常是第一個下降的指標。然而,它很少是常規檢測的一部份。對於許多患者來說,這一檢測缺口意味著在確定原因之前,他們可能要忍受數月甚至數年的虛弱症狀。
當症狀出現在化驗結果之前
對於許多患者來說,最先顯示異常的不是血液檢測,而是他們的感覺。薩布麗娜感到精疲力竭並且有腦霧。其他人可能注意到,淋浴下水道裏的掉髮增多,爬樓時氣喘噓噓,或難以完成鍛鍊運動。
標準血液檢測經常會錯過病情的早期階段,因為它們只測量血液循環中的鐵,而不是儲存在體內的鐵。鐵缺乏的起因通常始於這些儲備。
鐵缺乏和貧血經常被混淆,但它們並不相同。鐵缺乏會首先發生,因為身體的鐵儲備下降。貧血則在之後出現,因為體內沒有足夠的鐵來生成健康的紅細胞。正因為這種延遲,許多人在化驗結果看似正常的情況下,症狀仍然會持續數月。
2024年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的一項研究發現,近30%的美國成年人有鐵缺乏跡象,卻沒有貧血或其它重大健康問題。一些人的鐵儲備低,而另一些人雖然紙面上的鐵水平足夠,卻無法適當利用鐵,通常是由於炎症。研究人員稱這種情況是「一種常見的公共衛生問題」,並敦促採用更好的篩查策略。
「症狀可能在貧血出現之前就已經表現出來了。」耶魯醫學院血液學家喬治‧戈舒阿(Dr. George Goshua)在一封郵件中告訴《大紀元時報》。
症狀出現的速度可能因人而異。有些人在鐵蛋白稍低時就感到虛弱,而另一些人則能忍受更低水平更久。如果不進行常規篩查,這些早期預警訊號很容易被忽視。
你的鐵「儲蓄賬戶」
鐵蛋白是身體儲存鐵的方式——一種儲存在肝臟、脾臟和骨髓等組織中的「儲蓄賬戶」。血液每天使用鐵來執行輸送氧氣和產生能量等任務,在需求較高時(如月經、疾病或生長期間),鐵蛋白提供備用的庫存。
「鐵蛋白為你的身體儲存鐵提供了一個儲備庫」,生物化學家兼分子生物學家道格‧科列根(Doug Corrigan)寫信告訴《大紀元時報》。「當需要鐵時,鐵蛋白會釋放一些。當鐵水平過高時,鐵蛋白將其隔離並儲存。」
如果血清鐵像你的活期帳戶,那麼鐵蛋白就是儲蓄賬戶。當儲蓄耗盡時,即使活期帳戶看起來正常,身體也沒有可供提取的資源。
鐵蛋白還起到保護作用。游離鐵可能有毒,並在組織中觸發有害的氧化應激。科列根說,每個鐵蛋白複合物可以儲存高達4,500個鐵離子,充當一個生物保險櫃,將鐵鎖住直到身體需要它,從而防止游離鐵造成的細胞損傷。
「正常」並不總代表健康
即使檢測了鐵蛋白,結果也可能具有誤導性。大多數實驗室將正常下限設定在15–20納克/毫升,這個範圍不是基於最佳健康,而是基於人口平均值。許多被納入平均值的人實際上鐵缺乏。
血液學家凱莉‧馬滕斯(Kylee Martens)和托馬斯‧德洛赫里(Thomas DeLoughery)在一篇關於鐵蛋白的文章中寫道:「沒有生理學上的理由證明男性和女性的正常血清鐵蛋白範圍應該不同。相反,這反映了許多女性幾乎沒有或根本沒有體內鐵儲備的事實。」
一項大型研究發現,如果以50納克/毫升作為臨界值,幾乎一半50歲以下女性將被歸類為鐵缺乏,是男性在此水平下比例的三倍以上。這一差距表明,女性的「正常」鐵蛋白水平可能反映的是長期未被認識的缺乏,而不是真正的基線。
換句話說,女性並不應該「空倉運行」——只是醫學界一直以此為標準。
最新研究建議應提高標準。研究顯示,當鐵蛋白水平達到50時,疲勞等症狀往往開始改善。鐵吸收在儲備恢復到這一範圍之前無法完全恢復。
對超過2.4萬名健康成年人的最新分析發現,當鐵蛋白低於100納克/毫升時,紅細胞健康的早期變化開始出現,在50–65納克/毫升之間最為明顯。這些發現支持了許多臨床醫生的觀察:當鐵蛋白接近50納克/毫升時,人們往往感覺更好。
50納克/毫升這個數字並非隨意設。一個國際醫學專家小組最近建議將其作為識別鐵缺乏的合理起點。他們指出,當低於50納克/毫升時,紅細胞體積和攜氧能力等缺乏的微妙跡象往往會出現。
然而,鐵蛋白水平在18納克/毫升,仍然常被標記為「正常」,即使患者明顯有症狀。
「目前沒有一個醫學界普遍接受的標準化『正常』範圍。」戈舒阿說。這種模糊性意味著許多缺乏病例隱藏在顯而易見之處。
鐵蛋白水平也可能在相反方向上具有誤導性。雖然低鐵蛋白是鐵缺乏的強指標,但正常或甚至升高的水平並不總能排除鐵缺乏。炎症、感染、肝病和某些癌症可以推高鐵蛋白,從而掩蓋真實的缺乏。
「如果鐵蛋白水平正常,也不能排除鐵缺乏。」科列根說,「鐵蛋白可能因其它原因升高,比如炎症。」
為甚麼鐵缺乏經常被忽視?
鐵缺乏是最常見且被低估的健康問題之一,尤其是在女性中。然而在美國,仍然沒有官方指南建議對育齡女性進行常規鐵蛋白篩查,這一缺口導致許多症狀無法解釋也得不到治療。
即使在孕婦中——她們對鐵的需求更高——篩查鐵蛋白也不是標準做法。2024年,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得出結論稱,沒有足夠證據推薦對無症狀妊娠進行鐵缺乏篩查或反對篩查。
科學性方面是毋庸置疑的,落後的是執行系統。由於實驗室標準過時,以及醫學界對症狀識別不一致,如何在沒有貧血的情況下治療低鐵常常存在不確定性。
而這還是假設檢測被執行的情況下。沒有正式指南時,鐵蛋白通常只在明顯病例(如貧血或大量出血)時才會檢測。那些症狀模糊但持續存在的女性可能永遠不會得到完整的檢查。
「有一大堆問題需要解決。」戈舒阿說。其中包括需要標準化鐵蛋白參考範圍,以及消除關於鐵治療的長期誤解。他表示,這些變化「甚至還沒有觸及成本相關的問題」。
然而,成本因素或許反而有利於支持更好的篩查方案。在最近發表在《美國血液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的一項研究中,戈舒阿和同事們模擬了在不同閾值下檢測鐵蛋白的影響。以25納克/毫升的標準進行篩查(而不是等到水平下降到15)更有效且成本效益更高,在相對低的成本下產生了更好的結果。
「換句話說」,戈舒阿說,「我們的研究並不是說25mcg/L是鐵缺乏診斷的閾值,而是說,與15mcg/L相比,25mcg/L是更具成本效益的閾值。」
然而,確定正確的閾值只是挑戰的一部份。雖然鐵蛋白是發現鐵缺乏的最佳工具之一,但它並不完美。尤其是在存在炎症或其它健康狀況時,鐵蛋白水平可能看似正常,而鐵儲備實際上已經不足。此外,不同實驗室的鐵蛋白結果可能有所差異,使得獲得明確答案更加困難。因此醫生強調,不僅要看檢測數字,還要結合症狀和風險因素。
儘管如此,許多臨床醫生認為真正的健康閾值應更高。即使是篩查發現的微小改進,也可以更早發現鐵缺乏,並防止一長串可避免的後果。
一項全球努力正在進行。2024年,美國血液學會召集了首個國際專家小組,使用最嚴格的科學方法定義鐵缺乏的診斷標準。包括針對育齡女性的建議預計將在2025年底出台,這可能標誌著鐵健康衡量和管理方式的一個轉捩點。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同意應在哪裏劃定這條界線。一些專家警告,將鐵蛋白臨界值設得過高可能導致過度診斷,會誤診那些可能永遠不會出現症狀或不需要治療的人。
你可以做些甚麼?
如果你的鐵蛋白水平較低,補充鐵只是解決方案的一部份。更緊迫的問題是:為甚麼你的儲備會耗盡?
對於許多女性來說,答案在於月經量多,這會導致逐漸但慢性的鐵流失。其他人可能因乳糜瀉或炎症性腸病等疾病而導致吸收不良。定期捐血或高強度運動訓練也可能導致身體無法恢復鐵質供應的能力。
治療通常從口服鐵補充劑開始,但並非總是這樣簡單直接。有些人無法很好地吸收鐵補充劑,另一些人因噁心、便秘或胃痛等副作用而停止服用。
在口服藥無效,或者鐵蛋白水平頑固偏低的情況下,醫生可能會使用靜脈注射鐵補充劑。它繞過消化系統並更快恢復鐵蛋白水平,儘管通常僅用於更嚴重的鐵缺乏情況。
改變飲食習慣也有助於恢復。血紅素鐵(heme iron)存在於紅肉、家禽和貝類中,比植物性食物(如菠菜或扁豆)中的非血紅素鐵吸收得更好。將富含鐵的食物與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如柑橘或甜椒)搭配,有助於吸收。咖啡、茶和鈣會阻礙吸收。
恢復鐵儲備需要時間,通常是幾個月甚至幾年,症狀可能落後於化驗結果。然而,對許多人來說,變化是深遠的。
「我覺得自己又恢復正常了。」奎煤氣說,在經過幾周的鐵補充劑療法後,她的疲勞開始緩解。「直到我開始感覺好些了,我才意識到情況以前有多糟。」
原文:「Exhausted but Iron Looks Fine? Check Your Ferritin」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網站。#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