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違反《港區國安法》,被還押近5年,案件的結案陳詞因黎智英的健康狀況押後至明天(18日)。「香港海外傳媒協會」(Hong Kong Media Overseas,HKMO)近日發聲明呼籲國際社會密切關注黎智英及其同事的審訊,並要求香港政府立即停止對新聞工作者的政治檢控。
聲明指,黎智英、前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前《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前總編輯羅偉光、前執行總編輯林文宗、前英文版執行總編輯馮偉光,以及前論壇版主筆楊清奇等,提到被捏造「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名,嚴苛的審訊已歷時超過140天。
HKMO認為,4年前《蘋果日報》被迫停刊,標誌著香港新聞自由遭受一次致命打擊;「蘋果案」是2020年《港區國安法》生效後,首宗涉及「勾結境外勢力」控罪的案件,對香港新聞界造成寒蟬效應;香港的新聞自由正被系統性拆解,提到這場政治檢控清楚顯示港府濫用司法程序,將合法的新聞採訪與言論自由定性為刑事罪行。
聲明提及,現年77歲的黎智英已被單獨囚禁達1,700天,面臨的最高刑罰是終身監禁;他的兒子黎崇恩表示,父親健康狀況正在惡化,死亡風險與日俱增。
聲明引述「無國界記者」(RSF)指出,自《港區國安法》實施以來,已有數十間媒體在政治壓力下關閉,數百名記者被迫流亡海外;中國政府利用國安相關法律起訴至少28名記者,其中10人至今仍被關押,仍留在香港的記者則面臨騷擾和財務不穩的威脅。在短短20年間,香港在「無國界記者」世界新聞自由指數中的排名,已由第18位大幅下跌至今年(2025)年的第140位;中國則在指數所涵蓋的18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78位。
黎智英案原定8月14日在灣仔區域法院開始的結案陳詞,因天文台發出黑色暴雨警報而延至翌日,但黎智英身體不適,再次延後到明天(18日)。控辯雙方8月15日在庭上透露,黎智英8月初的驗血結果無異常,但出現心悸症狀,疲倦時會感覺快要暈倒;懲教署將提供相關藥物,並提供心電圖監察儀。法庭最終決定,在黎智英獲得相關藥物和監察儀之後,再展開結案陳詞。@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