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博士Facebook:
「一位名作家談戴天夫婦」
「那是80年代中的夏日,電話響起,一把陌生女人的聲音:」
那是戴天太太來電一位陌生女名作家,要和她談戴天夫妻的關係,時維80年代中,距今整40年。茶聚之前一個月,女名作家還和戴天見面,在座有紅豆詩人蔡炎培與及第四位不具名人士。
不知女名作家何許人也,也不好猜測。博士應是原文照錄,不是自家手筆;博士自稱是差不多先生,究竟是40多年前,還是30,20多年前事,都差不多,是他代答代行,還是轉錄手民之誤?
戴太太、戴天、蔡炎培都不在了。「我始終沒想明白,戴夫婦看來婚姻是有問題的,可戴天從未跟我提過,如狗血劇情一般,戴太太可能偷查了老公的電話本,找到我的電話,便有了請我飲茶一事。但事後并未有任何不堪之事發生,戴天理應多謝我才是啊,怎麼還記恨了我這許多年呢?」
奇怪博士也是香港文化人,卻一生也未見過戴天;戴天死前卻「贖罪」把藏書轉贈,只知道戴天的部份藏品已經送給了香港中文大學館藏,究竟如何要拍賣「贖罪」,其中轉折,又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事情。
戴天太太不是讀心理學的,也不是大近視,寡言不好交往,喜歡西餐,不會在茶樓談私事,更不是甚麼村婦的角色,為何要描弄得如此不堪?戴天太太英語水平甚高,臨終前幾天還執筆寫英文小說,可恨戴天那老頭子,連她的好幾十頁手稿都丟失了。
不服氣,終於從網絡上查看到石貝2021年5月12日13:21:47發放的「追憶和香港詩人戴天的一點小過節」。截去頭頭尾尾,基本上博士是全文轉錄。那個日子戴天剛好幾天前離世。我不認識石貝。
我們一大群文青80年代初夜訪戴天在尖沙咀柯士甸路家,戴天太太驚鴻一瞥,內室燈光暗淡,平生相遇也只此一次。
我是1990年待在英國,才想寫一篇戴天其人其詩的論文,以蟹行文字,斷續寫了近10年,若是沒有摯友吳萱人等人搜集陸續寄來資料素材,難望其功。一生人只寫了論文一篇,希望趕得及1997前為香港留下詩人印記,疏漏真不少。戴天和師友關夢南多年斟酌敲定,資料豐富翔實「骨的呻吟」當是戴天研究最佳範本。
談詩多於論人,戴天1997年3月22日星期六信報的「乘游錄」專欄「亦族人之歡聚—— 一周紀事」,對論文不宜置一詞;惟有乙事,則望呂南「筆下留情」,勿對「家事」作「時評」。
梅縣出生的客家人戴天,父親戴毅是戎馬書生,母親黎碧霞在模里裘斯出生,回到中國求學後結婚生子。伯父黎子達是模里裘斯僑領,舅舅黎明(20.06.1920-03.02.2011)是香港新聞處首任華人處長,林太乙(1926-2003)當了戴天的舅母。
大器早成,與菊花裏的胡菊人共住太子道「愛華居」時,戴太太梁椿兒經已出現,其中趣談美事,只有當事人才可以娓娓道來,坊間傳說,只作花絮。時人皆千方百計想見戴天夫人一面不果,資作笑談而已。戴天淘氣抵死,說1977年娶梁椿兒是以身相報,她是家傳名中醫之女,懂醫術,以愛心|針灸治好了戴天的鼻頑疾,詩人如是說。
戴天大半生人為美國機構做事,晚年定居加拿大,為不少文化人移居西方,做出默默支援。住在多倫多的一條大街,附近有一間小小的夫妻檔意大利館子,夫婦倆經常和一名女作家一起用膳;戴天太太寡言,一旦話匣子打開,卻滔滔不斷。天不假年,竟早詩人而去;住院的時候,戴天每日都約定相熟的司機,載他前往醫院探視,名女作家也是僱用同一相熟司機。
風華正茂,「美子的臉」 而景致始終年輕着/又老着。美子的臉依然......;詩酒情懷,女文青因字入痴,苦立香港十字街頭不許詩人橫過馬路;人海蒼茫,都是一塊塊無名的石頭,何以記恨?何罪可贖?
狗血劇情,名女作家也參不透?◇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