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是一部明清時代學者修編的歷史典故啟蒙讀物。內容涉及天文地理、政治軍事、文學藝術、醫卜星相、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無所不有;時間跨度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唐宋。

全書將典故按照詩韻分類編排(詳見《龍文鞭影》序言),四字一句,共1030句,每句描述一個或兩個人物的故事。

「龍文」是漢朝西域的一種寶馬,這種良馬看到鞭影就會疾馳,「龍文鞭影」比喻在這本書的指導下,毋需鞭策,學習也會事半功倍,像龍文寶馬一樣一日千里。

【原文】

cháng gē nìng qī,hān shuì chén tuán 。

長歌甯戚,鼾睡陳摶。

ㄔㄤˊ ㄍㄜ ㄋㄧㄥˊ ㄑㄧ ,ㄏㄢ ㄕㄨㄟˋ ㄔㄣˊ ㄊㄨㄢˊ 。

長歌甯戚,鼾睡陳摶。

【註釋】

(1)甯戚:春秋時代衛國人,敲著牛角高歌引起齊桓公注意,被桓公舉用為客卿。
(2)鼾睡:熟睡時發出鼾聲,泛指熟睡。
(3)陳摶:五代末、北宋初人,字圖南,號扶搖子。年少時,好讀書,後舉進士不第,於是遊名山、訪仙道,長期隱居武當山、華山和少華山,為華山派道士。經常連日長睡不醒,人稱睡仙。後被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

【語譯】

夜半餵牛的甯戚放聲高歌,希望得到齊桓公的任用;長睡不醒的陳摶不赴帝王徵召,只願修道成仙。

【人物故事】

甯戚

根據《呂氏春秋‧舉難》的敘述,衛國人甯戚很想為齊桓公效力,但出身低微,沒有人可以幫他引薦。他就幫載貨到齊國做生意的商人趕牛車,等待時機。一日到了齊都臨淄東門外,正好是黃昏,他們就停車在東門城外過夜。

宋人雪棧牛車圖 軸,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宋人雪棧牛車圖 軸,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晚上桓公要去城郊迎接賓客,所以城門開了,停在城門外的車都得讓開,桓公的隨從很多,火把高舉,把城外照得一片通明。這時甯戚還在忙著餵牛吃草,在車下不得歇息。看桓公近在眼前,機會稍縱即逝,就放聲高歌唱出心中的憂傷。桓公聽到了,按著身邊駕車人的手說,這歌聲聽起來不像是普通人,先把他放在後面的車裏載回去。

後來隨從請示桓公怎麼安置甯戚,桓公先賜給他衣帽,然後會見他。第一次見面時,甯戚提出治理境內的方法;隔天見面,甯戚說的是統領天下的道理。桓公聽後大為高興,馬上要任用他。底下的群臣勸止桓公,說衛國不遠,先去衛國打聽打聽這人再用不遲。桓公拒絕,說如果打聽到一點小瑕疵反而忘了他的大優點,那可就錯失了一個能協助人主取得天下的人!甯戚就被齊桓公任用為卿大夫,從此在齊國的農事方面奉獻了四十年。

陳摶

關於陳摶的出生時地及生平事跡各家說法不一,據《宋史‧陳摶傳》的記載,陳摶年少時可說是博學強記,作詩也頗有名氣,但參加科考,卻沒考中進士,從此四處遊歷,放情山水二十多年,交往的人多為修道的人,呂洞賓也在其中。他還學了睡功,經常一睡十多天,甚至百餘日不醒。宋太宗曾兩次徵召他,他都以山野之人、方外之士自居,堅持修道之路。後來在蓮花峰下的石室中,羽化登仙。傳說陳摶的壽命是一百一十八歲。

【說明】

甯戚出身貧寒,而胸懷大志,只苦於懷才不用,不過他用積極行動及時引起桓公的注意,使自己獲得一展抱負的機會。而陳摶因功名不就,卻在大自然中找到最適合他天性的修煉之路。這就是所謂「鐘鼎山林各天性」(《杜甫‧清明詩》)吧。

——轉自正見網

(看更多【龍文鞭影】系列)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