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業一直是疫後股市復甦的主力,憑藉科技巨頭股價上漲,納斯達克指數表現長期優於全球市場。然而,高估值與日益嚴峻的宏觀經濟逆風之間的矛盾正逐步加劇,最明顯的壓力來自實際孳息率的持續攀升。VT Markets分析指出,隨著債市重新定價通脹預期及美聯儲未來政策走向,納指的下一步發展成為投資者關注焦點。

報告指出,過去12個月,美國10年期國債實質孳息率突破2.2%,創2008年以來新高。這對依賴未來現金流折現的高成長科技股構成直接挑戰,導致輝達、微軟、蘋果等巨頭更易遭遇拋售。歷史經驗顯示,這種環境往往引發估值壓縮,即使企業營收持續增長,股價仍可能下跌。

同時,納指存在三大結構性風險:一是預期本益比維持在27至28倍,遠高於歷史均值;二是前七大權重股佔指數市值逾五成,集中度過高;三是財報利好難以帶動股價,市場謹慎情緒蔓延。

除了企業基本面,宏觀與地緣風險進一步加劇壓力。美國核心PCE通脹仍高於2.5%,減息預期受限,而中美及美印貿易摩擦再起,令地緣不確定性升溫。

技術面上,納指漲勢已顯疲態,動能指標轉弱,資金逐漸流向周期性及小型股,IWM等價值導向ETF資金流入增強。債市同樣發出警告:歷史上,實際孳息率與股市同步上行往往預示市場回檔。

儘管挑戰重重,科技業並非全然失色。美企在人工智能創新及資本投資上仍領先全球,具備強大自由現金流與定價能力的龍頭公司有望在緊縮周期中展現韌性。

VT Markets指出,若通脹放緩快於預期,美聯儲提前轉向寬鬆,或為科技股帶來「第二春」。VT Markets建議,投資者應保持靈活,強調產業多元化與資金配置紀律,同時密切關注債市訊號,以在高波動環境中尋找結構性機遇。@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