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鍋行業的領軍企業海底撈近日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財報,顯示營收和淨利潤均出現同比下滑,這是其自2022年以來首次出現業績雙降。與此同時,整個中國火鍋市場也顯露出「降溫」跡象,多家知名品牌遭遇關店潮。
海底撈營收和淨利雙降 翻桌率下滑
海底撈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收207.03億元,同比下降3.66%;歸母淨利潤為17.59億元,同比下降13.72%。
報告稱,業績下滑主要原因是市場競爭加劇、消費需求變化以及公司在產品和經營模式調整初期的影響。
財報中最受關注的指標之一是翻桌率。翻桌率(Table Turnover Rate),在餐飲業中指一張餐桌在特定時間段內被重複使用以服務新顧客的次數,是衡量餐廳座位使用效率和生意興旺程度的重要指標。
今年上半年,海底撈餐廳整體翻桌率降至3.8次/天,低於去年同期的4.2次/天。顧客總數也從去年同期的超過2億人次減少到1.9億人次。儘管人均消費微升至97.9元,但主營業務——餐廳經營收入同比下降9%,佔總收入的比重也從95%降至89.8%。
面對經營壓力,海底撈正在進行一系列調整。公司繼續推進「啄木鳥計劃」,關閉了33家經營不善或增長潛力不足的餐廳,同時新開了25家自營餐廳和3家加盟餐廳,以優化門店網絡。
與堂食業務的困境形成對比的是,海底撈的外賣業務表現強勁。但外賣業務和其它新品牌的總收入佔比仍不足8%,尚無法彌補火鍋主業的收入下滑。
除了收入下滑,成本上漲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上半年,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佔收入比重上升至39.8%,員工成本佔比增至33.8%,租金等開支也同步增加。
與此同時,內蒙古一起外賣糾紛事件在社交平台迅速發酵,對品牌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海底撈方面稱已對此事啟動調查。
多家火鍋品牌深陷困境
海底撈的業績下滑並非孤例,而是中國整個火鍋行業深陷困境的縮影。
另一火鍋巨頭呷哺呷哺的業績預告顯示,其上半年收入同比減少18.9%,預計淨虧損在0.8億至1.0億元之間,這已是該企業連續四年虧損。
為應對困境,呷哺呷哺大幅收縮門店規模,2024年關閉了219家餐廳。
此外,多家知名火鍋品牌也陷入「關店潮」。曾被譽為「重慶火鍋排隊王」的網紅品牌朱光玉火鍋館,近期被曝長沙所有門店暫停營業。曾經的火鍋巨頭「楠火鍋」近一年關閉門店超過200家,「小肥羊」門店大規模縮減,港式火鍋品牌「一哥澳門豆撈」也僅剩一家門店。#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